5月下旬,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以猝不及防之势打破了广州的宁静,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此打响。海珠区司法局全体干部职工迎难而上,从5月30日至6月5日的三轮核酸检测、再从6月6日至今在社区疫苗接种点和核酸检测点两条抗疫战线同时奋战已近30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涌现出一个个勇当先锋、敢打硬仗的抗疫英雄,充分展现了勤奉献、敢负责、勇担当的海珠司法人风采。
领导干部树榜样 率先垂范战一线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海珠区司法局决定由有着30年工作经历,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先进称号的副局长杨崇斌担任司法局支援龙凤街防疫工作党建专班负责人和支援防疫突击队的总指挥。杨崇斌临危受命,把准备高考的儿子毅然送回学校封闭学习和生活,然后带领全局干部迎难而上,下沉支援龙凤街6个社区的核酸检测点,一心扑在抗疫工作中。
杨崇斌除统筹协调全局抗疫工作,还先后负责将军直、区少年宫和南北广场检测点的防疫工作。他白天在各个检测点来回检查协调,优化岗位设置,合理安排人手,理顺检测流程和志愿者的衔接。在5月30日至6月5日的共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中,他指挥局机关干部职工日均30人次下沉社区参与抗疫工作,组织了以党员、团员为主的青年律师共91人次到各社区抗疫点支援。而到了傍晚,他又回到由自己负责的检测点,带头参与各环节协调、指引扫码、维持秩序等具体工作。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下连续工作,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天因汗湿而更换的口罩就达6-8个,但他从没有说一声累,连续20多天从早到晚奋战在抗疫一线。他每天都是司法局支援人员中最后一个吃晚饭,最后一个奋战到检测点凌晨结束工作后才离开,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5月30日,海珠区司法局安排了还有一年多就退休的三级调研员李瑞民负责龙凤街南北广场核酸检测点的支援工作。老公安出身的他二话不说,马上带队前往南北广场。到达现场,看到居民群众人潮涌动,绕着检测点围成了一个大大的“蛇饼”,天气炎热加上现场人多吵闹,致使等待做核酸的居民明显有些躁动起来,李瑞民没有丝毫退缩,也没半分犹豫,当即与现场的街道负责人做出统筹安排,由熟悉电脑、擅长手机操作的年轻同志负责核验身份信息,自己与另外一些年长的同志负责疏导引流、维持秩序和群众咨询解释工作。没过多久,现场核酸检测井然有序且又高效地进行着。
南北广场是龙凤街所有核酸检测点中场地最大、人流最密集、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检测点。每天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一点,来这个点排队做核酸的群众队伍都是一圈绕着一圈,人流量丝毫没因夜色渐晚而有所减弱,工作强度极大。李瑞民还有一年多就能退休,但他没有向组织提过半点要求,连续几天从早上到凌晨,一站就十几个小时,声音早已沙哑、膝盖关节早已疼痛,但他依然没说一声苦,没叫一声累。6月4日,杨崇斌副局长带队前来接手负责南北广场检测点支援工作,杨副局长劝李瑞民回家休息,但他仍不愿下火线,坚持与其他同事并肩奋战到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完毕,充分展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本色和榜样作用。
司法干警挑重担 贡献力量闪亮光
海珠区司法局有一对抗疫夫妻,他们的抗疫精神感动了无数人,被媒体广泛报道,获得了广州市司法局的通报表扬。洪海桂是南石头司法所所长,每天早出晚归投身抗疫一线,十多个晚上都是凌晨12点过后才回家。洪海桂的妻子阮春华是海珠区司法局职工,5月30日海珠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她每天穿着隔离衣、戴着N95口罩及隔离面罩,负责临时核酸检测点的居民扫码信息录入工作。为了让群众少等一分钟、少排一次队,她口干舌燥了也顾不上喝水,连上厕所也是能忍就忍,汗水流进眼里,刺灼感难忍,她也极力克制住不让扫码录入的手停下来,衣服全天都是湿漉漉的,经常是晚上9点多才抽空喘口气吃晚饭。
为了能全身心坚守社区防疫一线,在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时,他们毅然选择让准备高考的女儿留校备考,让女儿自己孤身一人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验。为此,阮春华给女儿写了《防疫一线妈妈给即将高考女儿的一封信》,这封饱含家国情怀、为广州防疫鼓劲加油而令人动容的信件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今日头条等新闻媒体和广东政法、广东司法行政、海珠发布等公众号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大家被洪海桂、阮春华夫妻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瑞宝街南洲名苑小区是海珠区第一宗新冠肺炎阳性病例所在区域。5月26日,瑞宝司法所副所长段建兵临危受命,参加封闭区域南洲名苑小区某栋居家隔离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他为居民收快递、收外卖、买药品、送物品,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回到家以后,他不但要回答保障微信群里居民的各类问题,还要统计第二天居民的物资需求,忙完已是半夜了,但他毫无怨言。截至5月31日,他为居民转运包裹近1000件,配送生活物资600余份。5月31日下午,段建兵接到负责在金碧西社区开设核酸检测点的任务,他迅速组织人员选场地、调物资、搭帐篷、组织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6月1日至6月11日,他每天第一个到检测点布置现场,最后一个收拾完场地离开,组织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人数达4.5万人次。结束时一名工作人员对段建兵说:“其他人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但你的衣服一直都是湿的,你能坚持得住吗?”他回答说:“我是军人出身,又是司法干部,关键时刻绝对能!”。
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凤阳司法所副所长马胜佼,曾许下心愿:每年陪母亲过生日。5月初他已写好休假单,计划在6月初回老家陪母亲过72岁生日,但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断。马胜佼迅速投入防疫一线,负责采集引导时,他录制相关提示循环播放,通过标准手势给予规范指引,指导开设老幼病残孕绿色通道,让检测更有温度;负责发动群众时,他根据检测容量提前派号,为有效分流提供参考;负责物资保障时,他创新性地运用了提前统计,提前报告等举措,让物资保障工作高速运转。因为长期的暴晒,他的上下手臂差了好几个色号,他还能笑称这是“防疫定妆照”。防控形势稍有好转,他又兼顾起涉疫情纠纷化解,每天都在疫情防控点和司法所来回跑,做到疫情防控与纠纷化解两不误。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成功化解纠纷18宗,涉及金额300余万元,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刘筠是海珠区司法局2020年新调入的公务员,刚和3岁多的孩子解决两地分居问题没多久。从5月30日开始她就每天穿上隔离服担任社区核酸检测点的信息登记员。隔离服一穿就是一天,闷热得让人没有胃口吃晚饭,刘筠喝口水又继续干到深夜,第二天8点又准时出现在检测点,没有任何怨言。6月2日是刘筠的生日,海珠区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作为青年党员干部的刘筠,全情投入到防疫一线。当天虽然天下倾盆大雨,但排队检测群众仍然很多。刘筠从上午9点开始穿着隔离服,为来检测群众扫码录入信息,一刻都没有休息,连晚饭也顾不上吃一口,直至凌晨12点检测结束。凌晨1点多她才回到家吃上一口已熟睡的家人为她准备的生日蛋糕。她把“持续奋战在防疫一线”的青春誓言作为了自己今年的生日礼物。
工作人员勇担当 抗疫战场展青春
2020年6月起,海珠区司法局年轻职工傅靖恩前往隔离酒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3个月。2021年5月,她再度奔赴抗疫一线,从5月29日起就扎根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她每天忙碌在南北广场、可逸豪苑、龙导社区、鹤州社区等核酸检测点和社区疫苗接种点。她见过初升的太阳,也见过凌晨的广州,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是她工作的常态。不管是闷热天气全身大汗衣服湿透,还是大雨滂沱工作开展受阻,她都坚守岗位毫不退缩,兢兢业业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20余天的防疫工作,她从未喊苦喊累,她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
李加亮是海珠区司法局的一名年轻职工,疫情开始之初的5月29日,区直属机关党员先锋队需要增援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冒着倾盆大雨赶往广一电商园支援疫苗接种工作。其后20多天,他先后转战将军直卫生服务站、区少年宫和南北广场核酸检测点和龙凤街疫苗接种点,每天工作到凌晨才下班离开,然后又匆匆赶往江南中的南园东社区核酸检测点,去接同样参加抗疫的妻子下班。见到核酸检测未结束,他主动支援,直至结束后才与妻子双双把家还。
海珠区司法局职工郭卉是一位好妈妈,原本计划“六一”儿童节带小升初的儿子出去大吃一顿,好好释放他的升学压力,岂料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自5月30日海珠区第一轮全员检测核酸开始,郭卉就在龙凤街人流量最大、工作任务最重的南北广场核酸检测点负责人员身份信息核对。在酷暑和暴雨夹杂下,她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长达十几个小时,身上的衣服早就湿了一遍又一遍。6月5日,连续六天每天十几个小时身穿隔离服的郭卉,全身出现了严重的过敏症状,局领导见状当即要求她去看医生并回家休养,但郭卉仍坚持工作到当天核酸检测结束,并要求第二天继续上岗。她说:“作为一名抗疫人员,最开心的是儿子跟同学说,我妈妈是抗疫一线人员,我为妈妈感到自豪!”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海珠区司法局还有很多抗疫英雄,如双膝半月板撕裂还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法制和依法治理科科长方芳、累计加班120小时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滨江司法所所长鲁立春、一心扑在辖内11间校园抗疫并热心服务于孩子的江南中司法所所长谭欣莹、既积极投身抗疫又利用各种点滴时间主动加班办案的公职所干部杨家帅、连续20多天早出晚归却与4岁年幼女儿都说不上一句话的职工陈旭……他们在抗疫的工作岗位上,纷纷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抗疫赞歌,让海珠司法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新更美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