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州正在遴选一批市内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推动打造成为全省标杆和示范点。海珠区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就是全市首批9个市级试点项目之一。
近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珠区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及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中提到,将整体拆除重建,分两期实施更新改造,最终将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打造为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绿色智造等为主导功能的珠江后航道现代都市工业标杆和“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地处海珠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和珠江后航道高质量发展带,毗邻琶洲数字试验区,靠近海珠湾、生物岛和大学城,是海珠区环中央湿地价值圈的重要节点。
随着广州市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持续推进,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需经过改造,更好地承接琶洲数字试验区外溢产业,融入珠江后航道服务型制造创新带发展格局。
根据控规文件,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划定调整范围总面积7.73公顷。项目周边文商旅、生态资源丰富,后航道高质量发展带潜力巨大。未来,该项目整体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枢纽、创新创业集聚高地和生态休闲特色空间,重点发展数字创意及都市型工业。
小洲片区周边被海珠湿地环绕,且小洲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整体生态优越,文化底蕴浓厚,片区发展尊重本底环境要素。基于此,统筹考虑周边湿地及北侧小洲村传统村落,片区打造“一轴、一带、多片区”的空间格局——
一轴:沿瀛洲南路、瀛洲北路打造活力产业轴,串联产业片区与古村保护区。
一带:沿小洲西路/小洲东路,串联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湿地风貌展示带。
多片区:将片区划分为都市工业示范区、综合产业园区、古村发展保护区、文创艺术产业区、人居活力区、基础设施服务区等多个片区。
此次控规,着重提及了对其产业类型的规划设计。
从上位要求看,该片区要推进都市工业载体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加速产业数字化;从园区优势看,片区周边生态环境极佳,适合高端产业落户发展,园区还具有一定产业空间基础,改造难度较低。
综上,小洲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将构建“2大主导产业+2大支撑配套”的产业体系,涵盖绿色智能制造、数字产业以及商业商务配套、生活服务配套。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其北侧打造生态生活服务中心,沿河涌一线结合绿地景观布局人才宿舍、创意餐饮、服务零售等产业配套设施;南侧布局产业集聚空间,沿轴线发展数字产业和智能制造两大功能板块,联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
在交通方面,将规划新增宽12米、2车道的内部道路,出让年限内允许外部车辆使用;调整公交首末站位置至南洲路以北小洲留用地,同时在周边增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在地块西侧距离1.5千米处规划新增广佛线大沙村东站,等等。
此次项目更新改造将采用全面改造方式,整体拆除重建,并以政府收储、净地出让的模式,由企业自主筹措资金进行改造。建设时序分两期,一期为工业集聚区项目,用地面积5.63公顷,其中工业用地5.4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7.89万平方米,建设防护绿地0.14公顷,公园绿地0.07公顷;二期为留用地项目,其中商业用地面积0.58公顷,建设公园绿地0.02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