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要闻 > 部门要闻

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获“国字号”

发布日期:2021-12-03 10:48:54 来源:海珠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
分享到:
浏览量:-

  日前,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新增项目。

  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的核心区域就是远近闻名的海珠湿地。该系统重点保护海珠湿地范围内的高畦深沟农业景观、古树资源以及湿地周边龙潭村等4个村社的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是两千年以来海珠先民在紧邻广州城、商品农业发达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温多雨、地处珠江口北缘、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创造和发展的一类极具珠江三角洲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人们通过顺涌建围、设置闸梪、挖沟抬畦、沟(涌)泥上田,提高土壤层高度和深沟蓄水调水以抵抗潮汐涨潮、台风、干旱等广东常见极端天气影响,发展旱作为主、兼顾养殖,巧妙构建了极富智慧且旱涝保收的“基围+水梪+高畦深沟+园艺作物+禽鱼养殖”生产模式及“水—果(菜、花卉)—草—鱼—鸟”完整生态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海珠区的高畦深沟系统始于秦汉,至宋代,形成了“基围+水梪+高畦深沟+园艺作物+禽鱼养殖”的成熟生产模式。

  它的特点是:以一定的比例挖深沟,利用沟泥起高畦,沟中长期保持有水层;畦面进行旱作,通常以种植果树、蔬菜为主,幼龄果林实施间套种,成年果林下可以养殖家禽;沟里进行种植水稻和水生蔬菜等植物,同时还会养鱼和螺等。

  海珠湿地,是目前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湿地。它经2000多年农耕发展成了岭南名果产区,是典型的三角洲城市湖泊与河流湿地类型的复合湿地系统。仅海珠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的高畦深沟农业系统存留面积超过800公顷,畦面超过2200块,深沟超过9500条,水梪数量超过400个。海珠湿地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实施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保护修复手段,不仅保留了高畦深沟农业系统,恢复了岭南垛基果林湿地、基塘湿地和城市小微湿地群,充分挖掘和展示岭南垛基果林湿地魅力,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2000余年农耕历史的沉淀,使这里处处氤氲着岭南传统文化独特韵味,成为广州市民伸手可见、触手可及的乡愁。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