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南法律援助篇
发布日期:2019-03-27 11:48:38
来源:本网
分享到:
浏览量:-
附件:
相关文章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依法确定的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者安排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活动。
★获得法律援助的条件
(一)经济困难公民
1.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在本市审理或者处理,或者本市户籍人员所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在本市外审理或处理;
2.符合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或者属于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的人员;
3.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二)特殊案件当事人是指:
1.通知辩护和通知代理案件;
2.当即予以法律援助的案件;
3.为非自然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
4.港澳台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通过司协助委托我省办理的案件;
5.外省法律援助机构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委托我省办理的案件;
6.其他依法为不属于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
★广州市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
广州市现行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按我市企业职工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并随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而调整(2018年我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100元)。申请人应当同时具备如下两个条件:
一、按申请人家庭人均月收入计算,不高于申请时我市执行的省政府公布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军人军属除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人员外,其他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适用的经济困难标准按照本行政区域内公民经济困难标准上浮一倍执行。
二、申请人个人及家庭没有《广东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价值较大的资产。此处所称的价值较大的资产包括:
1.别墅、高档住宅;
2.有两套以上的城镇房产且已超过政府公布的当地人均居住面积;
3.汽车(经营性运输工具除外);
4.足以按规定的最低法律服务价格购买其必需的法律服务的现金、储蓄存款、有价证券、高档消费品、收藏品等其他个人及家庭资产。
★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的情形
申请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但是应当提供相关证件或者证明材料:
1.享受五保户、特困户救济待遇的。
2.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
3.其家庭被认定为“低收入困难家庭”的。
4.因意外事件、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其生活出现暂时困难,正在接受政府临时救济的。
5.由政府出资供养或者由慈善机构出资供养的。
6.被政府列为扶贫对象的。
7.依靠政府或者单位给付抚恤金生活的。
8.被工会组织认定为特困职工或者建立特困职工档案的。
9.被妇联组织认定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
10.被残联组织认定为困难残疾人家庭的。
11.属于特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一户多残及老残一体、孤残儿童的。
12.持有残疾证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无固定生活来源证明材料的。
13.因民事诉讼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救助且获得批准的。
14.因经济困难申请并获得法律援助之日起,一年内再次申请法律援助的。
15、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纠纷而申请法律援助的。
16、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
17、军人军属有具有下列身份的:(1)义务兵、供给制学员及军属;(2)执行作战、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军人及军属; (3)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的遗属;(4)营以下现役军官。军队中的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在编职工,由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以及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因公致残的警察,因公牺牲或者病故的警察的家属,参照前款规定执行。驻穗或者入伍前为广州市户籍的现役士兵(含义务兵、士官)、供给制学员及其军属。
1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服刑人员申请法律援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须提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1)盲、聋、哑人和智力残疾人;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3)未成年人;(4)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 (5)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6)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7)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8)人民检察院抗诉的;(9)被告人的行为可能不构成犯罪;(10)被告人为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11)恐怖犯罪案件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12)申诉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或者重新审判的。
19、对无罪被羁押的公民申请国家赔偿,经人民法院确认其无经济来源的。
20、刑满释放、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未就业、生活无着的。
21、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2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应当视为经济困难的。
★在哪里申请法律援助(《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
非通知辩护、非通知代理的刑事诉讼案件,由办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所在地的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所属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非刑事的诉讼案件,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所属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案件,由办理案件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机构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申请法律咨询的,由收到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申请其他法律事务的,由义务机关所在地、义务人住所地、被请求人住所地或者法律事务发生地的法律援助机构受理。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被行政拘留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通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所在监狱、看守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拘留所向办案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
★法律援助的方式
(一)刑事辩护或者刑事代理;
(二)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三)劳动争议仲裁、仲裁和其他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四)代拟法律文书;
(五)提供法律咨询;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案情简单、诉讼标的小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导当事人自行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