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名胜古迹] 东汉杨孚井(图)

  此井相传为杨孚所筑。杨孚为东汉章帝时人,据《百越先贤志》载,他曾任过议郎和太守,提出过“创造用武,守业尚文”的政治主张,著有《南裔异物志》,为广东人著书之祖。其后杨辞官归农,在下渡村(今称下渡路)筑室居住,并开挖水井一口。后世称其故宅为“杨子宅”,又称“南雪故址”。据传,清代咸丰年间杨子宅仍在,曾有名人为之题写过“杨议郎宅”的匾额。现杨子宅早已废圮,唯水井尚存,是直接从红色岩石开凿而成,不加砖砌,口...

2022-03-14 10:03:52

[名胜古迹] 云桂桥(图)

  云桂桥又名小港桥,筑于明代,是何维柏(1510—1587)所建。何在明代曾任监察御史和礼部尚书。他为人秉性刚直,敢于直言上谏。嘉靖二十四年(1545)因上疏弹劾严嵩而下狱,被削去官籍还家,寄寓于云桂村何庄,开设天山书院收徒讲学,又为便于过往行人而筑建此桥。桥为石砌,两旁设护栏,现存前进路晓港公园内。古诗“淡荡春风送晚潮,呼来画舫趁兰桡。二分明月三分水,十里清溪五里桥”。所咏的就是这座云桂桥。该...

2022-03-14 10:02:31

[名胜古迹] 朝斗台(图)

与纯阳观同时兴建,在纯阳观大殿后面,漱珠岗最高处,是李明彻(青来)编纂《广东通志·舆地略》时为便于观测气象和星辰变化而修建的观象台。它是一座四方型的碉楼式建筑,全部用青灰色石块构筑建成。台高8米,楼顶是一个 10多平方米的平台,有石梯级直达,四周有石栏。朝斗台底层是一石室,门楣上刻有“朝斗台”3个大字。 朝斗台是广东省最早建立的天文台,比香港皇家天文台建立还早几十年,有一定的科学意...

2022-03-14 10:02:13

[名胜古迹] 宗祠系列(图)

海珠区范围内散布着星罗棋布的宗祠,这些宗祠或结构严谨、设计古朴;或施工精细、精雕细刻;或用料考究、名木名石;或色彩斑 爛 、鎏金镀银。几百年来,它们经风沫雨,保存完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云隐祖冯家祠(黄埔村);罗氏宗祠(黄埔村);梁氏宗祠(黄埔村);主山冯公祠(黄埔村);胡氏宗祠(黄埔村);潮江胡公祠(黄埔村);化隆冯公祠(黄埔村);纶生白公祠(龙潭村);黄氏大宗祠(龙潭村);四海公祠(...

2022-03-14 10:02:03

[名胜古迹] 南宋状元井(图)

    相传是张镇孙故宅的水井,人称“状元井”。张镇孙(1236-?),别字鼎湖,南宋咸淳辛末年(1271)进士,钦点为状元,先后任过秘书监正字、婺州通判、龙图阁待制等官司职。他为人持正不阿,甚得时人称颂,但又因此得罪了权贵,被罢官回到广东老家。及至元兵入侵,南宋濒危,又被起用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地方军事长官),负责守备广东。曾组织民众在谢村、石壁一线同元兵打过几场硬仗。后来元兵攻打广州,他据城死守,但...

2022-03-14 10:01:30

[名胜古迹] 李福林庄园与公馆(图)

    李福林庄园,位于新 滘 镇(今属江海街)大塘村。李福林是绿林出身的国民党军人,早年跟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率民军参加辛亥革命,后为国民党军官,一直盘踞于广州河南一带,建庄园于新 滘 。1924年9月任广州市长。1927年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时,他是国民军第五军军长,从广州河南率军往河北镇压起义。抗战前离开军界。1953后在香港去世。   李福林庄园原名厚德围,占地面积1333...

2022-03-14 10:01:04

[名胜古迹] 汉园(图)

位于前进路基立村,乃园林式私人住宅,始建于民国6年(1917)左右。四周有围墙,围着4幢红墙绿瓦的西式楼房及花园,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环境优美,为时人所瞩目。 汉园创办人是从美国归国的华侨刘仲平( 1871-1936 ),曾加入美洲同盟会,出资支持过辛亥革命。民国成立后,刘仲平携眷回广州定居,在基立村建汉园。他热心公益事业,国民政府军政...

2022-03-14 10:00:40

[名胜古迹] 圣旨牌坊(图)

    牌坊近似牌楼,本是用来装点或庆贺用的建筑物。但在封建社会里,牌坊却是崇高荣誉和权威的象征,它是历代统治者表彰显宦节妇、功臣世家而建立的,树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举,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巨大的石牌坊不仅是难得的艺术珍品,而且也反映了大家族盛衰变迁的历史。今天只要有钱,谁都可以建造牌坊,广州市几乎每个村都有牌坊,人们见多不怪,习以为常。不过,在海珠区龙潭村有一座“乐善好施”牌坊,因这座牌坊是...

2022-03-14 1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