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受叠加汛期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容易造成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今年以来,面对汛期发生的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下称“海珠区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守住安全底线,认真部署落实地质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全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堤坝,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闻令而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今年入汛以来,强降雨频发多发,安全隐患呈增多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更为严峻复杂。面对复杂形势,海珠区分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动员分局全体职工干部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加强部门联动与信息互通,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风险变化和预警信息,确保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报告、及时研判、及时预警、及时处置。
二、听令而行,全面提高防灾大排查深度广度力度
截至目前,海珠区分局全年共计出动245车次、组织658人次的地灾日常巡查。全面梳理海珠区辖内现存所有风险点、险情点及已完成治理的历史隐患点,严格落实“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三查要求,日常巡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加密巡查频次,做到巡查在先,预防在前。
三、依令而谋,提升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
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注重防治关口前移,多措并举落实落细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开展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基层干部防御地质灾害能力。二是会同属地街道通过进村入户、自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知识,提升地灾风险点周边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聘请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作为海珠区技术支撑单位,确保本区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等更加专业、高效、有序;在地质灾害日常巡查基础上,对重点区域进行定期技术监测,借助科研力量实现早感知早处置,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
金秋十月,随着降雨的减少,今年的汛期也宣告结束。今年以来,通过扎实有效的地质灾害防御举措,海珠区有效防范了地质灾害的发生,经受住了汛期强降水和强台风的磨砺和考验,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