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江海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推动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抓重点、攻难点,“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坚持目标导向,凝聚发展共识。构建“1+17+N”工作体系,发挥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成立指挥部,实体化运作指挥部办公室,迅速组建6个工作专班,用实挂点联络、督导通报、会议协调三大机制,压实街道-科室-社区-村社责任链条,推动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格局。构建“1+3+N”任务体系,围绕街道“百千万工程”工作目标梳理“一街一策”重点任务清单,制定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储备项目3张清单,实施社区、联社“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清单。构建“大宣传”格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良好舆论氛围,制作《奋战“百千万” 启航新征程》年度宣传片。
(二)坚持创新导向,打造江海名片。一是精铸党建品牌。打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党务+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功能,启动1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紧紧抓住广州、龙岩对口合作契机,以“红耀坚真—伯公灯”红色文化宣教基地建设为抓手,用活两地红色资源,落实红色文旅协作,互派人才交流培养。以“一眼万年 福如江海”为定位,谋划培育“灯塔”全域党建模式。二是人居环境出新出彩。搭建政村企共商共议平台,按照“政府搭台+企业投资+村社自筹”模式整合资源,打造石榴岗—赤沙路段风景线、赤沙路江海主题文化墙绘、16港智创汇特色文化街区、富文消防主题广场、新村花意缤纷风景墙。升级新滘市场等4个肉菜市场,其中新滘市场挂牌区内首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多方调解成功打通建成长达30年人车混走、安全隐患突出的赤沙路人行道。相关经验做法获广州市电视台报道。
二、抓安全、保稳定,社会大局平安有序
(一)坚持安全底线,决胜城中村消防整治摘牌。以八个重点城中村社区为核心,统筹街道+社区+村社+第三方公司力量组建独立办案、强制执法、实现整改的战斗体系,成功探索出大塘、桂田、石榴岗村、金丰、七星岗片区5种整治模式,打通消防通道、拆违与消防整治成果获得区委区政府表扬肯定,获广州市电视台、信息时报等主流媒体报道4次。
(二)坚持法治思维,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街道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机制,严格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推进街道、社区法律顾问参与街道重大行政决策、合同签订、重点执法、社区调解等。纵深推进全民普法,举办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375次。
(三)坚持群防群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2023年成功获评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综治工作获《信息时报》专栏报道,联建培优综合网格,综合运用“数字赋能平台”“粤平安”等线上平台与街道综治中心线下阵地,开展矛盾纠纷“弱信号”排查,加强重点领域及人员管控,推进全民禁毒与禁毒示范创建,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服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
三、抓经济、聚动能,综合实力稳中有进
(一)经济运行稳定向好。2023年街道五大行业GDP累计完成83.36亿元,同比增速达10%,排名位于全区第六。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累计报出16.4亿元。新增规下工业国家样本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新增升规纺织服装企业5家,全年新增“四上”企业33家。红卫、桂田联社及所属经济社全年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4.89%。
(二)招商引资蓄势赋能。成立街道商会并指导建立商会党支部,制作《江海招商手册》《江海招商地图》等资料,召开资源对接会12次,赴深圳、佛山以及外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入VR头部企业小派科技公司、易心优选、瑞志租车、爵豪服饰等企业,进一步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区率先实施《江海街农村集体经济“三资”交易监管提级标准》,加强街道党工委的指导,赋能村社集体物业提升。
四、抓治理、提质效,城区品质持续提升
(一)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补全。新建、改造垃圾板房25处,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19处、大件垃圾回收点2个。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推进加装电梯8部,新安社区城管宿舍微改造项目已完工并初步验收,客村花园片区微改造已启动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二)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定期开展市容秩序集中整治,深入城中村区域清理乱摆卖、占道经营、乱拉挂等“六乱”顽瘴痼疾。落实背街小巷16小时、主次干道12小时持续保洁,累计清运生活垃圾超5万吨,冲洗道路面积超600万平方米,整改环境卫生问题超11000宗。
(三)区域生态基础进一步夯实。打好蓝天保卫战,督促辖内工地落实扬尘管理六个“100%”,共计巡查汽修、餐饮场所等3416家次。打好碧水保卫战,继续落实河长制,两级河长巡河1242次,巡查发现问题整改率100%,辖内4条小微水体水质稳定向好,实现小微水体“三无”目标,排水单元达标完成率81.65%,雨污分流改造率75.27%。推进绿美江海工作,全年我街巡林率平均在85%以上,及时抢险排危13处,处理涉绿工单56单。深化垃圾分类工作,全年回收废旧衣物约59754公斤,清理大件家具156车(约2300立方米)、绿化垃圾约50吨,收集有害垃圾38桶,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59场。
(四)城乡区域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城市更新,根据区的统筹规划,开展新中轴线海珠片区旧厂房违法建设摸查工作,按计划推进红卫村、桂田村整村改造,红卫村已完成基础数据摸查、古树名木登记等部分前期工作,其他各专项评估工作已开展,片策及更新单元方案启动初稿编制。推进集体物业升级改造,完成赤岗纸箱厂、ING文化谷升级改造项目。
五、抓民生、强保障,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完善救助兜底保障,受理家庭经济状况核对687件、医疗救助623件,临时救助19件、公租房业务364件。慈善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街道被广州市政府评为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金丰、江贝社区获评首批广州市最美慈善社区。提升退役军人服务,全面推进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示范创建工作,完成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升级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四室一厅”。保持居民就业稳定,举办2场就业宣讲政策活动、5场大型招聘会,发布岗位7653个,各类就业创业补贴惠及企业569家、2621人次。更新各类应急预案,完善街道三防应急救援组,建立了17个社区救援队和3个联社救援队,全年响应三级及以上应急响应39次。促进来穗人员融合,开展节日关爱活动30余场,全年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1099宗,办理申领、签注居住证12325人次,受理积分入学211人次、积分入户359人次。
(二)公共服务便民惠民。依托“颐康中心+羊城家政服务站”,发挥“社工+志愿者+公益慈善”联动效应,分级分类动态服务社区孤寡独居、特困人员、重度困难残障人士等困难人群,对335名兜底困难人群一人一档动态跟进,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率达100%,居家上门生活照料、长者配餐等常态化服务受益14592人次。扎实做好社区困境儿童摸排保障,加快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点建设,举办未成年人各类活动32场。开展优生优育各类宣传,落实计生家庭扶助关怀政策。坚真、聚德西、金穗健康社区通过市级复审,全街创建健康家庭112户。
(三)乡村振兴见行见效。发挥丰顺县潘田镇新联村第一书记作用,每年筹集社会帮扶资金,扎实有序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广州市初心优品商业有限公司在梅州潘田镇开展的“烟稻轮种产业帮扶项目”入选广东“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典型案例名单。
(四)其他各项事业有声有色。深入推进人大工作,调整完善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点,组织人大代表参与进社区、暖企走访、人居环境调研、走访检查等活动,大力推动困扰居民十年的福景居小区二期的化粪池“顽疾”得到突破和解决。大力发挥工会效能,完成总工会及街道工会换届,组织海珠湿地定向越野活动、“活力江海,你我同行”系列运动会等5次活动,新建企业工会5家。文体事业稳步发展,有效推进李雍别墅整体修缮工程,完成大塘西华大街38号公馆抢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大塘侠家拳成功申报海珠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年新(重)建金穗、石榴岗村及区委党校3条体育路径。
六、抓党建、转作风,政府效能显著提升
(一)强化主题教育,引领正确方向。高位推动力求实效,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带头谋划部署,成立街道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挂表作战、压茬推进各项任务。领导班子成员将调查研究与挂点联系机制、消防安全整治、“百千万工程”等重点任务紧密融合,带头深入一线调研。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对共建”学相结合的形式,久久为功强化理论武装,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强化组织建设,巩固战斗堡垒。增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选派17名能力强、作风正的街道中层干部到社区网格担任第一书记。设立红卫、桂田经济联合社“大党委”,落实支部建起在经济社上要求,推动管理重心下移、问题在一线解决。扎实推进发展党员工作,制定《江海街道经济联合社入党积极分子积分制度》,吸收新鲜血液壮大党队伍。注重党内关怀帮扶,在春节、七一等重要节日开展走访慰问、各类活动,累计覆盖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498人次。
(三)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制定“一工程三行动”专项监督方案并持续跟进督导,统筹推进安全生产暨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营商环境优化、经济普查、创文创卫等重点工作专项监督,重点督促红卫、桂田两委委员及非职党员严格落实“硬八条”措施。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党建引领效能不明显,城中村综合治理任重道远;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方面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人员缺位等问题;社区在贯彻落实惠民政策、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方法、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还有所差距。对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敢啃硬骨头”的韧劲,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扬帆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江海街道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以“二次创业”再出发的奋斗激情夯基垒台、蓄力攻坚,全力将江海打造为有品质、有活力的数字经济产城融合特色示范区。
(一)坚持发展为要,绘就经济腾飞“新画卷”。大抓载体升级,分类盘活土地资源,加快谋划村社留用地开发利用,加快低端园区、楼宇等升级改造。狠抓重点项目推进,打造一批精品项目,进一步焕发城市新面貌、经济新活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导入直播电商、文商旅融合、都市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产业。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尽快促成企业升规纳统,有序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育苗行动”。
(二)坚持安全底线,构建平安江海“新格局”。以大担当、硬作风、铁纪律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在严防严守中抓牢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意识形态三条底线,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一是巩固平安建设城中村消防整治基础,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各微型消防站规范化运转,完善各类消防站阵地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加快消防栓、变压器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二是继承与发扬“枫桥经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标准打造街道综治中心“一厅五室”,优化综治网格,构建矛盾调处闭环机制。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禁毒示范创建、劳资纠纷调处、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控、涉黄涉赌突出问题治理等工作。三是筑牢思想防线“主阵地”,守好意识形态“主战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建设和管理,提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水平。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自查,及时整改漏洞和隐患,认真落实各项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三)坚持全面提升,展现人居环境“新面貌”。大力推进城市微更新,加强涉水污染源管理,督促各类排水户按法律、规范完善预处理设施并定期清疏,持续推进辖内排水单元雨污分流建设。大力推进升级改造,着力美化破损围墙、升级老旧设施、打通交通要道。大力推进绿美江海建设,通过“拆违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立体植绿”等方式完成年度植树任务。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提升,继续推进生活垃圾不落地工作,强化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街道环境卫生质量。
(四)坚持以人为本,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一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做好重点群体社会救助、慈善救助、“一老一小”保障等工作,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推进公服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托育等普惠服务进社区,继续推进社区颐康服务站建设,开展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站规范建设。三是融合开展高质量卫生健康工作,发挥“蒲公英”公卫服务志愿者队作用,高质量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优生优育服务、健康小屋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工作。
(五)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新效能”。一是深耕江海“灯塔”特色党建品牌,以“红耀坚真—伯公灯”红色文化宣教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全域党建模式,进一步扩大党建品牌辐射效应。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选育管用”工作,加强吸纳新生党员力量。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各类特色党建活动。聚焦党群阵地建设,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体提升。三是深入推进党建基层治理,用活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度,在基层党建中突出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议事协商、共建共治作用。在两新党建中突出“有效覆盖”,做好辖内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等行业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