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兵护苗”志愿服务活动——“红色传承志·仲戎青年说”大学携手中小学一体化教育“大思政金课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五中滨江校区开展,此次活动由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倡议,滨江街道联合具有深厚红色背景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三方进行结对共建,旨在通过成立“红色传承志·仲戎青年说”政校社共建共育实践基地,实现滨江地区“凝心聚力·铸魂育人·思政金课”,打开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新局面,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场庄严动人的升旗仪式
活动以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拉开序幕。国旗护卫队洪亮坚定的呐喊,声声入耳,铿锵划一的步伐,步步震撼,整个广场弥漫着庄重、神圣的气息,所有人员的目光都聚焦于那高高耸立的旗杆,在五星红旗缓缓上升中,大家行注目礼,表达对祖国的敬意和热爱,当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每位学子的眼中都闪起一抹阳光。负责此次升旗仪式的队伍是来自共建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军事教导大队的一支校国旗护卫队,平时主要负责校内的升旗仪式,三年来代表学校参加全省高校国旗护卫队成果比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民武装部和五中滨江学校相关负责同志分别为活动致辞。卸下戎装、续写华章的党员、退役大学生谭浩明在国旗下带来了一段激昂的演讲,他的军旅青春成长故事充分展示出了青年一代保家爱国之心,他烙印在骨子里的军旅情怀、在军营淬炼的钢筋铁骨之气与责任担当、敢于面对困难和战胜自我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通过榜样的带动,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和国防观念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个多方携手的共建平台
现场,滨江街道相关负责同志为两所共建学校颁授“红色传承志·仲戎青年说”政校社共建共育实践基地牌匾。
海珠区滨江街道将不断开拓创新符合政校社共建共育主题的课题,不断发挥“政校社共建共育实践基地”的作用,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同时不断创新红棉老兵志愿服务活动新发展,鼓励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关注社会,关注自身成长,成为有思想、有梦想、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少年。滨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持续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武装部对校内退役复学大学生展开“一二一 + 3”的社会实践项目,“一走”是走出单纯的大学校园,“二进”是进社区进中小学校园,“一融入”是融入社会百姓群众生活圈里来,“3提高”是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认知社会的能力,提高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能力。
一场有质量的座谈交流会
在座谈会上,共建三方就如何充分发挥好“政校社共建共育实践基地”作用,进行下一步合作共建服务形式进行探索,旨在最大程度实现在“铸魂育人·思政金课”初心和目标。
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金课
海珠区滨江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探索创新服务形式,以红棉老兵志愿者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链接政校社共建共育实践基地资源,携手带动辖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小学校开展活动,以开展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形式多样性“思、行、动”(思:铸魂教育,军事技能教育,行:大中小学校相互交流践行学习教育,动:把学习后的成果用实践行动展示出来)为内涵的大思政金课,创新符合政校社共建共育主题的课题,不断发挥政校社共建共育实践基地的作用,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引导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关注社会,关注自身成长,成为有思想、有梦想、有理想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