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社区干部,战“疫”路上并肩行
警察+社区干部,战“疫”路上并肩行
“今晚加班,我不回去吃饭了。”“我也加班,不知道几点回,帮我留门。”这是近段时间以来李梅和她的警察丈夫最常见的微信对话。
李梅是素社街怡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负责人,虽然就任才不过一年多,但她开朗、热心肠的性格和大胆管理、敢于创新的工作作风早已深获居委同事和社区居民的支持信任。怡海社区辖内有2478户居民,47栋居民楼,253栋村民宅基楼,出租屋多,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外来人员数量居全街各社区之首。如何准确摸清辖内人员情况是怡海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难点,给李梅及其“战友们”带来了不小压力。对她来说,社区就是她和“战友们”的“主战场”。为了尽快摸清辖区人员情况,她带领她的“战友们”加班加点超长待机。那几天,每人拿着一份名单,分散在办公室各个角落,挨个打电话排查业主或租户的信息是怡海社区工作的常态。对于无法联系和去重点疫区未归的住户,李梅带领“战友们”联合支援的科室同志、来穗中心管理员一起,逐家上门张贴温馨提示。
“虽然任务比较艰苦,但抗击疫情不能等,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社区外来人员多,居民群众难免有担心、有疑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及时为他们解疑答惑,但在对待那些从重点疫区回来的人或者密接者时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和态度语气,他们不是洪水猛兽,他们比我们更需要关心和帮助。” 经摸查,怡海社区前往湖北、温州等重点疫区人员是全街最多的。2月16日,怡海辖内一间售卖桂林米粉的小食店,因为有重点疫区人员去店里购买过食物而需要封店。小食店内的所有食材都需要销毁,店主一家的生活物资瞬时没了着落。获悉情况,李梅马上联系环监所帮助店主清运废弃食材,并去超市帮忙购买了生活用品和一些常用药品,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店主一家居家隔离的日子里,李梅每日主动跟踪问候,及时了解他们生活所需并给予关怀安慰。目前,该小食店已解封并可提供外卖服务,对李梅她们的关心和帮助,店主一家非常感谢:“你们辛苦了,你们贴心的服务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
辖区村社集体物业多,公寓多,还有个市图书批发市场,人员管控是怡海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又一个难点。单靠社区工作人员防控,力量薄弱,容易出现“死角死面”。为此,李梅一方面帮助劝导辖内湖北籍企业员工、租客延迟返穗;一方面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协同防控,群防群治,形成防控最强合力。在社区实施封闭管理后,怡海在辖内设置了3个防控围蔽点,居民均需凭工作人员发放的临时出入证方能进出。“你们管得越严,我们越安心,你们辛苦了。”居民的认可,给她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有信心了。
疫情面前,李梅带头冲锋在前,她的丈夫也同样坚守岗位抗击疫情。李梅丈夫去年12月刚刚调任海珠区公安分局人口大队户籍科,在这之前,他一直是素社街的一名社区民警,对妻子的工作他有着更深的理解。夫妻二人虽然职业不同,却有相通,他们都是共产党员,有着共同的使命和担当。疫情期间,李梅丈夫也加入到了社区疫情防控队伍中来。干过十几年社区民警,有着丰富社区工作经验的他,开展起社区防控工作来丝毫不陌生。上门入户、排查重点人员、做好小区人员出入登记……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毫不马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李梅和她丈夫只是基层工作人员奋战防疫一线的缩影。在素社,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夫妻档”,舍小家顾大家,勇往直前,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