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来早。2024年来,广州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医疗机构间重复检查加重群众负担问题为突破口,指导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发挥“驻”的优势,持续深入开展监督,推动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互认工作方案,搭建市级互认平台,推动解决了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数据不互通、标准不统一等难点堵点问题,促进了互认工作落地见效,让群众真正可感可及。广州市开展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解决重复检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作为广东省示范典型全面推广,最大程度惠及普通群众。
广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职能作用,采取“跟进式”监督,推动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措施和平台功能,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惠及更多群众。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就相关问题回访群众。
夯实责任担当,打破“不能认”的壁垒
“有些时候,患者带来的胶片看不清楚,有了互认平台后,从电脑上可以看到很多细节,我们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感到非常满意。”谈起互认平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钟医生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早在2018年底,广州市就已经开展了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顶层设计工作,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胶片看不清、纸质报告数据磨损、检验结果丢失等一系列的特殊情况,一些病情瞬息万变,“一刀切”互认可能影响治疗,这一度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陷入困境。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随之而来的是肩上的压力。如何破题?针对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数据不能互通的问题,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职能作用,采取“跟进式”监督,定期参加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党组会,督促市卫生健康委与市医保局联合印发《广州地区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互认范围、互认原则、互认项目,建设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各级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进行汇集、储存、共享,对互认进行提醒、监督、评估,检验检查结果平台对接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实现互认全流程管理。
目标任务明确,就有了抓落实的责任清单。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建立专项监督台账,开展项目化、清单式监督。通过现场督导,作为推广试点的海珠区和南沙区内的全部医疗机构,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接入了互认平台。
针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不能简单“一刀切”的问题,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督促在《实施方案》中细化,明确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可不列入互认范围或不受互认限制的10种情况。“以感冒发烧为例,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没有好转,那么可能一两天内,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会随着病情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做血常规等检查检验,以便医生得出更准确的判断,避免贻误病情。”一名医院检验科主任说。
“现在这个平台不仅有提醒弹窗,还兼顾预警的功能。”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患者就诊时,平台通过医生工作站自动提醒有互认项目,可供调阅、评估和互认;医生开具检验检查项目时,系统会再次弹窗提醒“重复检验检查”,如确需开单复查的,须在系统填写理由,卫生行政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监管。
目前,广州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接入范围已涵盖11个区,共300家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全市公立医院全覆盖;纳入医学检查255项、医学检验1181项,涵盖绝大部分使用频率高、结果相对稳定、费用较高的项目,基本满足群众日常就医需求。
广州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监督推进医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建设,打破不同医院之间的“数据壁垒”,全面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落地见效。
强化技术支撑,化解“不敢认”的顾虑
“医生,我前几天在佛山那边刚做了血常规,还要再抽一次血吗?”近日,一名佛山的患者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就诊,该医院调阅互认了其在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的血常规检验项目,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跨市调阅互认。
但在早前,大家不仅对不同地域、不同级别机构间的互认心存顾虑,就连对机构间同级互认也持有不同看法。“有些医院设备不行,拍的片子质量不好,我担心误诊”“我们的片子是好的,是他们医院的医生水平不行”,不少医疗机构纷纷提出异议,如果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不准确”,上级医院又将其作为诊疗依据,恐怕最后“受伤”的还是患者。“同一级医院,比如说三甲医院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可能会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部分二级医院或更基层的医疗机构,它的检查仪器、检查质量,以及检查人员的资质和能力等如何保证,是推进不同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一个难点所在。”一位医疗工作者说出了患者和医务人员共同的担忧。
“怎样保障互认安全,提升医疗机构推进互认工作的信心?”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说。针对医疗机构提出的安全顾虑,该组通过向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会提建议、约谈负责人等形式,督促市卫生健康委推动解决“不敢认”的难题。在该纪检监察组推动下,广州市在全国率先搭建了“区块链+互认”平台,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互认报告、互认过程、互认结果等全过程上链存证,厘清了不同医院间检验检查结果数据权责关系,为全市医疗机构创造安全可靠的互认环境。
通过督促驻在单位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的信息标准规范,创新制定互认平台对接的数据规范、接入指引及配套技术文档,各医疗机构检验检查项目通过国家、省、市质控组织的质量评价,结果符合规范标准,才能上传到平台,并标注相应的互认范围与互认标识,确保了数据质量。“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通过推进结果互认,也在倒逼自身水平提升。只有基层强起来,分级诊疗体系才能加快落地,才能实现大医院不再人满为患、看病检查不再排长队的期盼。”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互认规则不断完善,互认的深广度不断深化,是广州推进检验与检查结果互认的主要特色之一。”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通过推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的通知》,已进一步增加更多CT、MR项目等互认;推动市级层面发文以医保支付“国家项目代码”对应“地方项目代码”的方式,明确纳入互认的检验检查细分项目;确认广州地区医疗机构间同级、二三级医疗机构间跨级、医联体内各级,均可互认,并认可全省和大湾区医疗机构的结果。
广州市不仅支持机构间同级互认,还支持跨级互认、集团互认、地域互认,涉及1181项检验项目、255项检查项目,目前正进一步探索大湾区互认,拓展互认项目范围,不断深化互认广度和深度。2024年,全省医疗机构发生互认313万余次,其中广州地区互认220.44万余次,占比超过70.42%。
完善考核激励,破解“不愿认”的难题
“检查单开得少了,医疗机构的收入就会减少,刚开始,医疗机构参与互认工作积极性不高,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医院的实际情况,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才可持续。”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坦言。
《中国首部公立医院成本报告》显示,检验科成本收益率高达89%,部分医院依赖检查检验收入维持运营。互认政策推行后,如何平衡医院收入与公益属性成为改革的关键。国家医保局将影像云储存纳入收费标准,为基层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改造仍需持续投入。
如何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破除“以检养医”?“建议建立健全与卫健部门信息互享和线索移送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去年3月,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向市医保局发出工作建议函,以医保基金安全使用为抓手,推动形成对互认工作政策层面的支持。随即,市医保局积极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多次召开协调会,共同研究制定《市卫生健康委 市医保局联动监管协作机制工作方案》,并联合市公安局、市审计局形成医保基金安全协同监管“大格局”。
2024年以来,为有效提升医疗机构参与互认的积极性,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通过监督检查、召开研讨会、制发工作建议函等形式,推动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构建联动监管协作机制,联合出台互认工作的财政、医改、医保激励政策,将互认工作纳入综合医改考核、医保年度考核范围,推动了互认工作提质增效。
“我们督促市医保局发挥好医保支付的作用,将互认情况作为普通门诊统筹医疗费用清算的调节系数,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系数加成,以此进行激励。”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另一方面,督促市卫生健康委出台互认项目激励工作方案,实施经费补助。2024年,全市互认节省4.7亿元,同比增长30.43%,充分调动了医疗机构的积极性。
“开源”的同时还要“节流”。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抓手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通过精准有力的监督推动规范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近年来,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多次组织召开市卫生健康委直属单位纪委书记座谈会,推动市卫生健康委项目化监督转作风提质效。去年,市卫生健康委共排查廉政风险点186个,修订完善制度74个、规范工作流程226个、优化责任机制50项,节约财政资金约6000万元。
“我们推动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互认情况的通报,梳理省部属、市属和各区医疗机构互认次数和节省费用情况,对开展较好的医院予以通传,对相对较慢的医院要求及时改进。”市纪委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介绍,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对互认结果进展“相对较慢”的15家省部属、10家市属医院召开推进会,邀请广东省中医院作经验介绍,以互认工作提高效率推动医院业务发展的实际例子,鼓励医院积极推进互认工作,并通过座谈交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的全面铺开,也迫使医疗机构进行绩效管理的变革升级。”一家医疗机构负责人表示,医院需要重新审视其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的收入与技术水平、医疗质量、成本控制、患者满意度等挂钩,打破以往“大锅饭”的考核制度。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患者对高效、便捷医疗服务的需求。
“如何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推进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我们的一个着力点。下一步,我们将以‘智慧监督+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深化监督,严肃查处虚高药价、过度医疗、医保骗保等群众痛恨的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广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