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海珠 > 新闻速览

海珠区纪委监委立足“小切口”用心办实事

  • 来源: 海珠区纪委监委
  • 2021-10-27 14:31
  • 【字号:大
  • 小】
  • 分享到
    分享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珠区纪委监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找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实际工作成果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入,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找准12345政府服务热线这个切入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是强化跟踪督办。区纪委监委主动对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心,将12345热线工单系统纳入海珠区反腐倡廉智能化监督平台,主动排查群众长期反映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以及群众反馈不满意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梳理制定问题清单,点对点进行督办,实行一案一策、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共发出督办函24份,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整改落实。二是严肃追责问责。重点整治对群众合理诉求不用心、不尽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漠视群众利益问题。针对相关单位在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单时多次退单,可能存在漠视群众利益、推诿扯皮的问题,立即组织区政务数据局和相关街道对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发现确实存在推诿扯皮、冷硬横推的形式主义问题,以及回复群众意见不认真不负责、简单机械等官僚主义问题,对相关街道政务大厅1名经办人员予以政务立案,对政务大厅负责人作出谈话提醒、责令作出书面检查处理,并在全区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在推动整改纠治问题的同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查找漏洞、强化监管、完善制度,联合区政务数据局印发《关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海珠区12345政府服务热线办理效能的通知》,从规范工单首接责任、明确二次退单要求、三次转派兜底承办、规范工单退回工作等4个方面作出工作要求,建立12345热线工作通报机制,实现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有效治理,防止反弹回潮。

从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入,让群众幸福感更可持续。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落脚点,以监督助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专项提升工作顺利开展,推动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是提前摸查情况。在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专项提升工作开展之初,区纪委监委第八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区残联及各街道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倾听群众心声和诉求,详细摸查相关区情,指导区残联梳理出涉及土建类、辅具类15项风险点的项目清单,逐一对照监督检查,确保监督有的放矢。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充分把握“海珠残疾人家庭数量多,无障碍改造专项提升工作工程量大,改造情况复杂”的特点,成立由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对口联系街道的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及18条街道纪工委(派出街道监察组)配合的临时监督组,紧密跟进各街道工程进度,严格对照工作进度安排,分阶段调整监督重点,不断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三是保障有序推进。针对部分街道存在土建工作推进缓慢,入户施工率和完成率均较低的情况,以周报、排名等方式督促各街道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并对排名较后的街道直接提醒,防止出现扯皮推诿、不担当不作为等现象。截至目前,通过4次排名提醒,海珠已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3338户既定项目改造,完成速度位于全市中上水平。

从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切入,让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倾听群众诉求。区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信访室牵头,发动全区各街道纪工委、经济联社(社区)纪委书记、监察站站长广泛宣传纠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行动,选派干部连同街道纪工委共同下沉社区、经济联合社,面向群众接访,了解群众诉求,向村民、联社干部等派发宣传手册。二是整治基层“微腐败”。制定印发《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自查自纠行动的工作方案》,以有审批权力的部门领导和“关键科长”,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一线执法和管理人员以及联社、村社干部为重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办。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36人,处分36人。三是保障群众利益。发挥农村“三资”交易监管系统作用,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让集体利益“颗粒归仓”。通过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产+现状+地图+合同+权证”五合一管理,实现村社银行账户监管全覆盖,对纳入平台监管的重点数据进行对比碰撞、分析研判,发现9个问题线索并予以立案调查,发现超期合同466份并将问题移交区农业农村局处理,截至目前已完成超期合同清理整治462宗,农村集体增加合同合计总额超过1.8亿元。(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