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起步较早,现在已经覆盖到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推动基层监察站融入网格治理,是赋能这一监督‘前哨’的管用做法。结合近期辖内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进行了探索创新,高兴的是,效果很不错!”海珠区琶洲街道纪工委负责人介绍。
该街道纪工委前期先是通过查阅制度台账、走访村居、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摸底掌握了街道网格管理的运作模式,研究决定围绕当下疫情防控措施升级的大局,将辖内3个经济联社监察站、2个社区片区监察站的监督工作融入疫情防控“三人小组”专项网格治理,5名站长、38名信息员、38名监督员排班列表嵌入到网格当中,随时响应、迅速参战,监督保障疫情防控任务毫不松弦落到实处。
2022年2月15日晚,广州发现2例外地来穗人员确诊病例,琶洲街道接到了要完成重点人员落地核查的加急任务,需将已排查出被赋黄码群众就近采样、落地测核酸,确保次日上午9时全部清零。当晚,包括医务人员、村居干部、基层民警及辅警在内的街道“三人小组”全部返岗,监察站站长们也同步到位。
琶洲经济联社监察站站长陈浩维回忆,2月16日凌晨2时30分的时候“落地核查进度还不够快”,为了找出原因,站长们马上在各自嵌入的网格展开倒查,核查“三人小组”返岗、参与指引工作等情况和相关数据。
经过一番精细化网格监督的操作,重点人员落地核查任务进展缓慢的原因浮出水面,“数据在不断实时更新,街道辖内的需核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并不存在不作为慢作为情况”,陈浩维介绍,“但关键时刻更讲担当,我们同时抓紧了对在岗人员铆足力气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鼓劲督促,落地核查率随后快速上升”。
精细化的疫情防控网格监督还体现在对工作细节的督导上,监察站站长们通过电话调查和实地走访随机抽取部分社区了解“三人小组”专项网格治理工作是否执行到位,比如上门敲门不答应时,有没有跟邻里核实重点待核人员是否在家;固话联系不上时,有没有加发信息主动表明身份等。较真于细节的“嵌入式”监督颇有收获,不仅进一步压实了“三人小组”的工作责任,还曾在监督现场协助排查出3名应检未检人员落实核酸检测。
琶洲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网格监督的探索取得了推动基层精细化治理的实效,也希望能为全区探索更多推动监察站融入网格治理的方式方法提供借鉴经验。(琶洲街道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