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海珠 > 新闻速览

多措并举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

  • 来源: 海珠区纪委监委
  • 2022-07-04 16:00
  • 【字号:大
  • 小】
  • 分享到
    分享到

为了推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海珠区纪委监委聚焦重点人群、关键环节,建立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权责清晰、查缺补漏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多方联动,齐抓共治。针对村社干部以权谋私系列案件暴露的监管薄弱问题,海珠区形成区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街道党工委全面监督、职能部门监督管理的协同联动监管格局。2022年以来,区、街两级纪检监察组织围绕村级权力中的重要事项决策权、重大资金使用权、重点资产支配权等关键环节,以及工程项目招投标、“三资”交易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村社“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各街道党工委探索加强对村社干部的约束监管,出台村社干部全周期管理细则、村社干部工作纪律管理制度、村社干部“季”效考评方案等制度文件,推动监督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2022年上半年,街道和村社两级基层党组织共对村社干部开展提醒谈话565人次,警诫谈话74人次。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逐步丰富监管方式,通过推行“三务”电子化公开,探索村级事务质询、释疑机制,开展村社资产清产核资、资产清理专项行动、财会队伍提升培训等,不断提升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管质效。

明确权责,贴身监督。在多方联动监管的基础上,区纪委监委牵头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明确招投标管理、“三务”公开等事项办理的程序和权限,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要求村社“一把手”等村社干部“按图办事”。如在“三务”公开问题上明确公开时限,丰富公开形式,目前全区各村社公开栏设置率、财务每月公开执行率均为100%。同时,设置20个经济联社监察站、42个社区片区监察站,选取城中村改造任务重、“三资”交易量大、廉政风险高的8个经济联社监察站,由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指导帮带,推动监察站将“贴身”群众的优势转化为监督实效。此外,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集体村务事项社员查询反馈系统,确认身份信息的社员可通过平台网站、政务一体机等途径,凭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人脸识别查询本村集体资产资源、合同协议、联社章程、审计报告、民主表决等村务公开信息,发现问题还可在系统反馈,由区纪委监委进行跟踪督办。

四级核查,查缺补漏。为了推动“一揽子”解决超期合同、物业租赁未上平台等历史遗留问题,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开展农村集体清产核资试点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通过“社、村、街、区”四级核查方式,深入摸查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底数。其中,对超期合同整改完成率较低的南洲、华洲和官洲街道进行重点督办,目前,三个街道均已达到100%的整改完成率。针对城市更新工作容易出现的“围猎”“寻租”风险,制定《旧村合作改造集体经济组织干部廉政风险负面清单》,明确不准谋取不当利益、不准在选择合作企业时暗箱操作等“12个不准”,为村社干部划出纪律“红线”,并推动参与城市更新工作的村社干部、合作企业作出廉洁承诺,共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周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