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成果转化,关键在于做实整改“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滨江街道纪工委针对区委第四巡察组此前对街道党工委巡察“回头看”发现的营商环境、城市更新改造、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问题,用好监督“三连招”,提升巡察整改质效,助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聚焦重点工作“出真招”
为了有效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拖、推、绕”问题,该街道纪工委积极开展非公经济组织防治腐败工作,成立整治损害营商环境专项督导组,今年1至7月,共出动63人次、走访企业21家、发现问题10余个,立案查处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1件,向街道经济责任部门发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监察建议书。此外,针对街道执法办在落实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履职不到位、整治进度缓慢,且在近期全区拆违控违情况通报中排名靠后等问题,针对性提出强化履行综合行政执法主体责任的监察建议,要求该部门从提高认识、压实责任及健全制度等方面,加快推进辖内违法建设的治理工作。
聚焦队伍管理“动硬招”
要带动“绝大多数”,必须抓好“关键少数”。按照这个思路,该街道纪工委推动党建办牵头,在前期廉政风险排查基础上,将涉及审批、资金、执法、采购等岗位列为敏感岗位和关键岗位,全面梳理重点部门24个、敏感岗位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92人,由街道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全覆盖廉政谈话。为了让监督触角直抵“末梢神经”,结合街道工作实际,纪工委会同多个部门制定社区专职人员履职清单,密切监督清单的贯彻落实情况。今年7月,某社区党委副书记公开竞岗选拔时,纪工委书记全程监督面试,保障关键环节公平公正。
聚焦制度建设“用实招”
“我们一直探索织密制度网,让制度带电生威。”该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纪工委针对巡察指出采购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推动制定《滨江街道采购工作制度(试行)》《滨江街道拆除违法建(构)筑物及广告招牌工作管理办法》《滨江街道环监所作业车辆管理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10余项,内容涵盖人、财、物管理使用的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同时,针对执行“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备案制度落实不到位、工程采购流程存在问题,开展全面排查梳理,通报批评相关责任部门,提醒谈话5名责任人,用铁的纪律维护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
下一步,该街道纪工委计划持续推动巡察整改与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有效融合,同全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创新思路举措,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巡察整改成效体现到改革发展的实践当中。(文:滨江街道纪工委 张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