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海珠 > 新闻速览

以监督“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 来源: 海珠区纪委监委
  • 2023-10-27 16:50
  • 【字号:大
  • 小】
  • 分享到
    分享到

今年广州市正式启动营商环境6.0改革,海珠区立足全市发展“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定位,以“二次创业”的姿态,加快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海珠区纪委监委坚持把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着力点,以监督执纪“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海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法保障。2023年上半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清仓见底,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问题线索一件不留”,区纪委监委全面梳理2018年以来反映涉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186件,建立专门台账,逐件分析研判,重点对涉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以权谋私、权力寻租、吃拿卡要等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问题进行严格筛查,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截至目前,已办理涉相关问题12个、处分14人。同时,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形成“问题反馈+跟踪督办+对账销号+效果评价”工作闭环,推动涉企问题解决到位。

扑下身子,把监督探头架在企业一线

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整合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力量组成7个走访调研组,采取调研督导、监督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下沉企业和项目现场深入了解相关部门涉企工作作风情况,通过点对点发督办函、面对面约谈等措施,推动有关部门发现和纠治行政审批慢、行政许可办理难等问题26个。加强“室地”联动,联合属地街道市场监管部门、综合维稳部门、经济专班等成立专项工作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征求意见表等方式,深入收集了解企业意见,经分析研判后督办整改。

伸长耳朵,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广布哨点,依托村社纪检监察联络站、红棉清风守护队等基层监督力量,收集漠视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问题。今年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214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77个。线上听诊,筛查研判“12345”政务服务平台关于破坏营商环境的投诉举报,对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采取直查一批、督办一批、分转一批的方式,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问题。目前,坚持单独建账、优先处置问题线索12件,快办快结企业诉求45件。

治疗“未病”,进一步廓清政商关系

建章立制,先后向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街道落实租金减免政策、主动上门服务,推动职能部门制定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制度6项,开办企业的审批流程由5个工作日缩短到0.5个工作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敲钟明纪,组织区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各经济联社党委书记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以“真人真事”“真情真言”释纪释法、传道传情。实施“纪企廉洁共建”,在TIT创意园、琶洲“建设者之家”等重点园区、企业聚集区设置营商环境监督意见箱、纪委恳谈角,在广商中心项目现场举办“家教家风进工地”活动,把廉洁教育融入企业、项目建设发展。严管厚爱,针对城中村改造工作过程中易发生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约谈区20个经济联社书记、社长,督促落实《旧村合作改造集体经济组织干部廉政风险负面清单》相关纪律要求,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廉洁高效。围绕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出台系列文件,细化16种情形纳入容错范围,鼓励干部放开手脚抓项目、拼经济、促发展。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5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予以澄清正名,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文:周妮 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