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机构 > 海珠区教育局 > 招生工作

2025年广州市海珠区初中招生问答

发布日期:2025-05-06 16:16:43 来源: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
分享到:
浏览量:-

  一、今年海珠区公办初中的招生方式有哪些?

  今年我区公办初中通过免试电脑派位、对口直升及统筹安排等方式分配学位。

  二、公办初中电脑派位是怎样进行的?

  (一)电脑派位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电脑派位是运用计算机程序实现随机录取的学位分配方式。我区电脑派位的原理和操作程序如下:

  一是采集学生志愿数据。小学毕业生家长通过登录“海珠区公办初中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填报电脑派位志愿。

  二是系统赋予每个学生一个随机号。电脑派位时,系统通过运用随机函数设计的程序,对每个学生都赋予一个九位数的随机号码,在分配学位时使用。随机号码的产生如抽奖摇珠一样,电脑程序设计员和操作员事先是无法预知和不能控制的。

  三是根据志愿和随机号确定录取名单。每个学生随机号确定后,计算机自动将第一志愿填报某所中学所有学生的随机号按由大至小的顺序排列,并根据每所中学的招生计划,按排列后的次序进行录取。如果学生没有被第一志愿学校录取,将自动转到第二或以下志愿的学校再次派位,直到被录取。例如,某学生第一志愿报A学校,第二志愿报B学校,因在第一志愿报名A学校的学生中排序位次超过学校应录的人数而无法录取,而B学校已在第一志愿报该校的学生中完成录取,则该生也不可能被B学校录取,而自动转到第三志愿的学校进行派位。依次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电脑派位系统中录入的学生资料只包括报名号、姓名、性别和志愿代码,不含学生成绩,随机号的大小与学生成绩的高低无关。报名号是学生报名时的计算机标识,报名号的大小与随机号的大小也是无关的。因此,每个学生条件是相同的,被录取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为确保电脑派位的公正、公平,我区采取以下措施对电脑派位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一是由公证处对派位全程进行公证。

  二是做好技术审查鉴定。由公证处认可的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对计算机程序进行审查鉴定,确保程序设计符合派位规则要求。派位使用的数据U盘经公证处认可并由公证处提前封存,派位时当场拆封。

  三是现场监督。派位现场由监察人员、公证人员、技术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小学校长和小学毕业班学生家长代表进行监督。

  (二)哪些学生具有参加电脑派位的资格?

  以下三类学生具有参加电脑派位的资格:

  1.具有本区公办小学学籍的本市户籍学生;

  2.具有本区民办小学学籍的本区户籍学生;

  3.经审核通过的具有本区小学学籍的政策性照顾学生。

  (三)如何报名参加电脑派位,有什么注意事项?

  区教育局中学教育科从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采集全区具备派位资格学生数据并导入海珠区公办初中招生管理系统,由系统按毕业学校、班别、学生姓名自动生成报名号,完成报名工作。如学生户籍情况发生变化,应在5月22日前提供户口簿,由所在小学提交区教育局中学教育科审核,经审核具备本区电脑派位资格的学生,可参加电脑派位。凡在截止日期之后提出修改户籍资料申请的学生,符合安排公办初中学位条件的,由区教育局于电脑派位后为其统筹安排公办初中学位,不参加电脑派位。

  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对照《2025年海珠区公办初中招生普通电脑派位分组表》(附件1),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海珠区公办初中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填写派位志愿(具体操作指引另发)。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如下:

  (1)合理填报志愿。由于所有公办初中都是从第一志愿开始录取的,录满以后就不可能再接收其他非第一志愿的学生。假如一个学生报的第一志愿是一所“热门”学校,由于填报人数多,该生被录取的几率小;如果其第二志愿所报的学校已在第一志愿录满,也没有剩余学位可用于接收第二志愿的学生,该生就会落到第三志愿的学校,依次类推。所以,志愿的选择与录取结果是相关的。因此,应合理、慎重填报第一、二志愿,建议不要都填报“热门”学校。

  (2)必须填满志愿。也就是要按自己的意愿将所在派位组内的全部中学进行排序。如果学生只填一、两个志愿,当所填学校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时,可能无法被第一或第二志愿学校录取,电脑派位时会因为没有志愿而出现无法继续“派位”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学位。

  如学生未能在规定时间按要求填报派位志愿,将无法参加派位,由区教育局在派位后为其在派位组内统筹安排学位。

  (四)如何查询公办初中电脑派位的结果?

  公办初中电脑派位结果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查询:

  1.通过“广州海珠教育”微信公众号“海教服务”的“结果查询”入口,输入学生姓名及报名号等个人信息进行查询。

  2.本区小学毕业班学生还可通过“海珠区公办初中招生网上报名系统”,输入学生报名号及家长自行设置的密码进行查询。 

  计划6月24日下午开放查询通道,具体时间将由各小学通知学生家长。

  “广州海珠教育”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jpg

  三、如何申请政策性照顾? 

  “政策性照顾学生”是指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学生清单》规定的非广州市户籍学生。通过审核,具有我区小学学籍的政策性照顾学生可享有本区电脑派位生同等升学资格。

  该类学生应填报《2025年海珠区初中招生政策性照顾学生申请表》,连同相关材料(详见附件3)提交到毕业小学,由毕业小学于5月13日-14日将有关申请材料报送区教育局审核。

  四、残疾学生如何申请照顾? 

  因下肢残疾等影响正常行走,需申请就近统筹安排学位的学生,可以向所在小学提出书面申请,经小学加具意见,连同以下材料报区教育局审核:

  1.市级以上医院的残疾鉴定书或由残联核发的《残疾人证》的原件;

  2.学生与父母(法定监护人)同一户籍的本区常住居民户口簿;

  3.与学生户籍地址一致的、其父母(法定监护人)的有效实际居住材料(房产证、购房协议、宅基地证、集资房材料、拆迁协议、租赁合同等)。

  经审核符合照顾标准的残疾学生按其实际情况及我区学位情况,安排到离实际居住地相对较近的公办初中就读,不参加电脑派位。

  五、符合电脑派位资格的学生是否可以不在指定的派位组升学?如何办理统筹安排学位申请手续? 

  如学生实际居住地与毕业小学所在电脑派位分组内的所有公办初中距离均超5公里的,可申请回“人户一致”的实际居住地升学,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初中学位。需办理统筹安排学位手续的学生应提供以下材料并通过所在学校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

  1.学生与父母(法定监护人)的本区常住居民户口簿;

  2.与学生户籍地址一致的、其父母(法定监护人)的有效实际居住材料(房产证、购房协议、宅基地证、集资房材料、拆迁协议、租赁合同等)。

  通过审核的学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公办初中学位,不参加电脑派位。

  办理统筹安排学位申请手续时间:5月13日-14日(由小学统一到区教育局办理有关手续)。

  六、哪些学生可以参加对口直升入学,如何报名?

  我区部分学校试点开展对口入学的升学形式,通过直升方式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电脑派位。

  1.2025年对口直升的招生范围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接收怡乐路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接收第二实验小学(南校区)、知信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聚德中学接收聚德东小学、聚德西路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接收红棉小学、宝玉直实验星悦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接收本校小学部、新港中路小学、大江苑小学和绿翠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接收第三实验小学、黄埔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接收本校小学部、新洲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接收江南新村第二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五中附属初级中学接收昌岗中路小学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广州市海珠区南武文润学校接收本校小学部毕业生对口直升入学。

  2.报名与录取

  具有上述小学学籍并具备我区电脑派位资格的学生,由毕业小学统一组织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工作。如选择对口直升,则视作放弃电脑派位资格。经审核具备对口直升资格的学生直接录取到对口初中。

  3.相关提示

  结合我区小学适龄人口增长趋势及初中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现开展对口直升试点的小学,从2029年起其毕业生(小学2023年及以后入学的)将通过多校划片加电脑派位方式升学。具体的招生条件、招生范围、招生办法等详见当年招生工作实施细则。

  七、港澳籍学生如何申请入学?怎样安排学位?

  经审核符合《2025年广州市海珠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细则》条件的本区应届小学毕业港澳籍学生,由我局根据其小学所在派位分组,分别统筹安排到以下三所开办港澳子弟班的中学,具体安排见下表:

接收学校

对应派位分组

1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

第1组、第6组

2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7组

3

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

第8组、第9组、第10组

  八、如何报读民办初中?

  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5月21日-25日登陆“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工作。报名系统根据民办学校招生区域、学生有关信息(包括学籍、户籍地址、居住证地址等信息)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学校供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选择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13日-17日(系统开放时间:6月13-16日9:00至21:30;6月17日9:00至16:00)。
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直接录取。

  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由区教育局在6月25日组织电脑派位。6月29日-7月1日,报读民办初中的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登陆“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报名系统”进行录取确认(系统开放时间:9:00至21:30)。
7月17日-21日、8月23日-27日为全市统一的民办初中补录时间,具体补录程序以各区规定为准。

  九、初一新生什么时间进行注册? 

  7月5日为公、民办初中新生注册报到时间,同时获得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学位的学生,由家长自主选择到公办初中或民办初中报到。逾期未注册的学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附件1      2025年海珠区公办初中招生普通电脑派位分组表

组别

中   学

小          学

广州市第五中学

万松园小学   基立道小学

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前进路小学      江南大道中小学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滨江东路小学       怡乐路小学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

大元帅府小学   海联路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逸景校区)

海实附属小学           绿翠现代实验(小学部)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

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五中学

同福中路第一小学       宝玉直小学

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海珠镇泰实验小学       同福西路小学

广州市南武第二实验学校

邓世昌纪念小学         鹤鸣五巷小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南武中学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五中学

菩提路小学             宝玉直实验星悦小学

广州市南武第二实验学校

红棉小学               梅园西路小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新民六街小学        后乐园街小学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宝玉直实验小学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南武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五中学

海珠区实验小学         昌岗中路小学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

江南新村第一小学       江南新村第二小学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汇源大街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南武中学

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

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五中学

金碧第一小学            瑞宝小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晓港湾小学              南武小学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中山小学

广州市五中东晓学校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逸景校区)

广州市九十七中蓝天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

广州市南武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六中学

赤岗小学     新港中路小学    金影小学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聚德东小学     聚德西路小学    凤江小学

广州市聚德中学

客村小学    逸景第一小学     赤岗东小学

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

大江苑小学    绿翠小学    知信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逸景校区)

东风小学    龙潭小学    新港路小学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第二实验小学

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昌岗东路小学       晓港西马路小学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晓港东马路小学     海富小学      晓园小学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

石溪劬劳小学       培红小学      五凤小学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南燕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九十七中蓝天学校

广州市南武中学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六中学

卫国尧纪念小学三滘小学  南武实验小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南武文润学校(小学部)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六中学

土华小学        瀛洲小学       北山小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赤沙小学        仑头小学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新滘中学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第六中学

黄埔小学        新洲小学    第三实验小学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小学部)

广州市海珠区黄埔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万胜围校区)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说明:1.每位毕业生所填报的志愿为所属派位组的全部初中学校,且不能重复。

2.有两个校区的学校,年级分布见《2025年海珠区电脑派位和对口招生初中学校(校区)地址一览表》(附件2)。

附件2

2025年海珠区电脑派位和对口招生初中学校(校区)地址一览表

学校全称

学校地址

广州市第五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南村路32号

广州市第六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79号

广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小港路119号

广州市南武第二实验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同福西路278号

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东校区:广州市海珠区广纸北二路116号(初一、初二)

校本部: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北101号(初三)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121号

广州市南武中学

岭画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玫瑰二街12号(初一)

杏园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杏园大街81号(初二、初三)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

远安校区:广州市海珠区远安路80号(初一、初二)

怡趣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怡趣街78号(初三)

广州市五中东晓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南洲北路颐景直街1号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

初中部:广州市海珠区晓港东横街12号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学校

广州市工业大道中保利花园保康路源溪街5号

广州市九十七中晓园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南跃进五巷1号

广州市九十七中蓝天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泰沙路235号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

北校区: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466号(初一、初二)

南校区: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730号(初三)

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赤岗一街5号

广州市聚德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聚德路9号、11号

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

东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东路810号(初一、初二)

西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怡乐路52号(初三)

广州市海珠区劬劳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74号

广州市新滘中学

贵荣校区: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仑头路30号

土华校区:广州市海珠区华州街道华洲路698号

广州市海珠区黄埔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华佗里6号

广州市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1171号

广州市五中附属初级中学

广州市海珠区翠宝路158号

广州市海珠区南武文润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中怡街21号

广州市南武实验学校

广州市东晓路东晓横街188号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

逸景校区:广州市广州大道南逸景路芳盛街60号

万胜围校区:广州市海珠区杨青路3号

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怡安路199号

广东实验中学琶洲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奋勉街66号

附件3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学生清单

对   象

佐 证 材 料

1

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及现役军人的适龄子女

本人户口簿、监护人户口簿(直系亲属外的监护人还需提供委托监护的公证书)、实际居住地佐证材料

本人户口簿、监护人户口簿(直系亲属外的监护人还需提供委托监护的公证书)、实际居住地佐证材料

县级及以上民政等部门发给遗属的《烈士证明书》《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或《军人病故证明书》等;

现役军人的军人身份证件(如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或士兵证等)。

2

在穗消防部门工作的消防救援人员的适龄子女

消防救援人员的工作证件或有效劳动合同等。

3

合法领养或家庭寄养的孤儿

民政部门发的助养证或家庭寄养协议书、助养人的户口簿。

4

父母均长期患重病或失去监护子女能力的残疾人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委托监护人的本市户口簿、委托监护佐证材料(因适龄儿童父母均长期患重病或因残疾失去监护能力而委托监护的公证书)、残疾人证、区级及以上医院危重病诊断书、病历、出院小结等。

5

父母均为从事地质勘探等长期野外工作,委托本市监护人照顾的适龄子女

监护人的本市户口簿、委托监护佐证材料(如公证书)、父母的工作证件或有效劳动合同。

6

殡葬工人的适龄子女

监护人的《广东省居住证》、工作证件或有效劳动合同等。

7

从事承担政府环卫作业工作服务连续两年及以上的环卫临时工适龄子女

监护人的《广东省居住证》、工作证件、有效劳动合同(现有劳动合同如不符合连续两年的条件,则需提供过往合同)。

8

进藏干部职工子女

进藏干部职工房产证,监护人的工作证件、有效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等。

9

按规定引进的博士、博士后、外国专家的适龄子女

监护人的工作证件、已有的相关引进文书等佐证材料、外国专家证件、学历证书或有效劳动合同等。

10

来穗工作的留学人员的适龄子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的《广州市留学人员优惠资格证》、监护人的工作证件、有效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等。

11

高层次人才子女(含海外)

广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广州市高层次人才证书》、已有的省、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或市委组织部函件,或主管部门的文件资料等。

12

“优粤卡”持有人未成年子女

监护人的《优粤卡》。

13

广州市人才绿卡持有人随迁子女

监护人的《广州市人才绿卡》。

14

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子女

监护人的“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技能人才”、“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人员”或区政府授予优秀称号的佐证材料、监护人的《广东省居住证》。

15

海外华侨华人子女

监护人的护照、身份证件、相应国永久居留证件或其他能体现其华侨华人身份的材料(如中国户口簿、监护人出生证等)、子女出生证。

16

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外籍人员随迁子女(含未成年的持证人本人)

《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子女出生证等。

17

台胞子女

父亲或母亲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子女出生证、子女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居民居住证》等。

18

有突出贡献的港、澳人士的适龄子女

广州荣誉市民证书、本人身份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19

驻穗领事馆等外交人员的适龄子女

监护人的工作证件、外交护照或其他已有的相关证照、市政府外办函件等。

备注:1.政策性照顾学生是指符合上述有关条件的非广州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经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并公示的政策性照顾学生,由该区教育行政部门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安排到公办学校(含政府在民办学校购买的学位)就读;2.其他特殊情况由区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3.所有外文佐证材料均需附中文翻译公证;4.若申请人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则取消其申请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