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全情投入抗疫斗争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90后”青年战疫事迹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无数逆行者奋斗在一线,齐心协力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万千的身影里,曾经被保护的“90后”,已经开始成为战疫的主力军,其中就有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的“90后”党员青年,他们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请缨,迎难而上,奋斗在支援南洲防疫岗位,全身心投入抗疫情阻击战,用青春热血书写责任担当。
从社区守门人到国门守护者
从参加抗击疫情开始,庄楚佳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增援各项急、难、险、重任务。“我年轻!让我来”“交给我”......他总是主动请缨,冲在最前面。
刚开始,他被分配到南洲街道西滘村村口的防疫值班卡口。随着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机场成为防疫阻击战的重要关口。组织紧急抽调人员增援白云机场,协助疫情管控,庄楚佳就是其中一员。从社区一线到国门一线,他心中有种保家卫国的激动,更深深感受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在了解工作流程后,他迅速投入工作,在机场的候车大厅,对入境旅客进行测温、登记、转送。机场防疫对防护要求很高,必须“全副武装”。旅客一波接一波,他穿着防护服连续站着工作,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直到交班脱下防护装备,衣服早已被浸透,摘下口罩,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耳朵被勒得生疼。但他没有一点抱怨,“比起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更加辛苦”。受到其他党员精神的感召,他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近日,入境人员明显增多,隔离酒店压力增大,庄楚佳又被派到定点酒店。面对频繁近距离的接触可能带来的危险,他依然勇往直前。“我们完成工作后收到的是更多旅客的感谢和笑脸,这一刻,我打心底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庄楚佳笑着说。
在一线接受党组织考验
张坤是一名从警校毕业的95后,平常在基层执法一线工作的他,这次以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参加支援南洲街道疫情防控,同时被任命为青年团员突击队队长,站在了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在城中村,帮助群众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的情形每天都在不计其数的发生。张坤依然记得第一次帮一位老人填报“穗康”信息的情形,老人颤巍巍的指着党旗说:“你是党员吗?我这个穗康不会……”。“我还不是党员,但我是入党积极分子”他一边说着,一边接过手机,打开自己的手机热点帮老人更新微信,又根据老人的口述和身份信息填报生成了穗康码。老人竖着大拇指说“共产党员,好样的!”一天,一位群众主动前往驻守点报告自己发烧,张坤心里咯噔一下,上前测温超过了37.3度,他立即通知医生把村民接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得出结果只是普通发烧,确认未感染病毒,化解了一场虚惊。为了不让远在河南的父母担心,他至今没有告诉父母去街道支援值守的事。
驻守点党旗飘扬,“党员先锋岗”五个大字赫然醒目,这场人民战“疫”,更加坚定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念,他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在抗疫联防联治一线接受党组织考验。
暖心服务隔离人员
“阿姨,你家的快递我帮您拿了,还买好了菜和水果,门口垃圾我给您倒了啊。”“谢谢你,小伙子!”这是突击队员中最年轻的朱明理上门服务居家隔离人员的场景。被派到桥南社区以来,他认真配合社区开展工作,为隔离人员送去防疫宣传册、口罩、体温计,每天上门两次测量体温,询问其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并做好记录,检查并更换封条。有一些湖北返穗人员在初期对居家隔离抱有情绪,朱明理就设身处地地和他们交流沟通。隔离人员生活不方便,有什么可以代劳的他就竭力帮忙。朱明理家里平时是妈妈买菜,他甚少去菜市场,自从当了社区志愿者,从刚开始经验不足到现在对采购菜品已经驾轻就熟。买齐所需食品,便提着沉沉的几大袋子一一送货上门。隔离人员对他的热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居民感谢他,硬是塞给他矿泉水和水果罐头,他连忙说我不能拿。既严防死守,又时时让工作有温度。每天在社区间来回奔走,但他觉得辛苦不值一提,“湖北人是我们的同胞,他们受疫情困扰,我们更加要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隔离没有隔心。”
某天晚上11点朱明理突然接到通知要去入境人员隔离酒店增援,参与24小时执勤,他二话不说就答应第二天立即到岗。他说,“在防控一线锻炼是永远难忘的经历,马上就要过23生日了,也算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风雨中扛起社会责任
黄俊鑫年仅24岁,去年刚参加工作,起初他父母不赞成他到街道支援防疫,担心有感染的风险。但是他觉得在灾难面前,谁都无法独善其身,相较于在防疫一线战斗的医护人员,这样的危险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我已经长大,想为社会担起自己的责任!”经过他耐心劝说,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测温、检查出入证、协助登记外来人口信息,每天大量村民和租客出入的进贤大街市场口留下了黄俊鑫忙碌的身影。有一天他突感肚子不适,以为稍作休息就会好转,但是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加疼痛,他赶紧到旁边的药房买了药,工作的疲惫加上身体的不适让他闪过一丝放弃的念头,但现在正是抗击疫情最重要的时期,怎么能够退缩,想到这他振作精神,继续坚持了下来,服药后身体的不适亦逐渐消退。
站在卡口处,黄俊鑫看着穿着防护服正在采集咽拭子的医生,看着一同值守的社区工作人员、队友,以及排队等待检测登记的湖北返穗人员,他说,我们身边这么多人都在为抗击疫情努力付出,我也将怀着必胜的决心坚持到最后胜利。
用心用情用力筑牢抗疫防线
“我可以!”“没问题!”这是青年党员黄柳成经常说的话,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在疫情发生以来,连续一个多月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后滘社区是南洲街道流动人口最密集的社区之一,居民构成比较复杂,随着复工复产大潮的到来,返穗人员日益增多,值守点每日进出人流量达近万人次。他积极配合社区,从早到晚为返穗、进村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个人身份信息,指导他们填写承诺书、穗康小程序、轨迹查询等工作,有时候一天写完2支笔芯。突发状况也时有发生,面对多条进出道路封闭带来的出行不便,部分群众表现出不配合,有时还出现了强行闯卡的现象。他不厌其烦地解释政策,舒缓群众的激进情绪,确保了值守岗亭的秩序。每天在完成值守任务后,黄柳成还要负责整个突击队的考勤工作和工作日志汇总整理,四十多天从未间断,他的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认可。
近期气候多变,时而阳光猛烈,时而倾盆大雨,甚至连临时搭建的帐篷都被狂风吹倒,黄柳成依旧风雨无阻,迎难而上,不言苦累。他说:“疫情还未结束,我将慎终如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更多居民的健康安全。”
左手青春,右手责任。身上挂的红色绶带、脸上的口罩压痕,就是最美的勋章。这些“90后”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党员青年的缩影,更是青年一代的缩影。为了即将到来的胜利,他们砥砺前行,并肩战斗,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第五联合党支部 黄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