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着力提升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不断优化小区投放环境
海珠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投放点精细化管理,努力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环境。一是党建引领聚合力。街道、社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社区垃圾分类“十二步工作法”,以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为平台征求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确定投放点选址和建设方案,获得居民对投放点建设的支持。二是设施提升严对标。各街道全面排查辖内建设不达标、功能不齐全的投放点。在完善投放点“七要素”标准(硬底、遮雨、公示、照明、洗手、洗手液、擦手纸)的基础上,全区近1600个垃圾投放点统一制作具有海珠特色图案的灯箱及铭牌,彰显海珠风采,达到“美化、亮化、绿化”要求。三是厢房建设立模范。昌岗街海外花园、江南中街青葵社区等投放点曾遭居民投诉,改造后建成垃圾分类厢房,集垃圾投放、临时中转存放、资源回收功能于一体,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避免垃圾桶露天存放不美观、容易产生异味的困扰,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四是监督考核促实效。组建垃圾分类督导小组,聚焦点位管养、桶点保洁、垃圾清运、桶边指导等关键环节,对全区投放点进行全覆盖巡查指导,通过“今日问题点”“城管曝光台”“每月排名表”通报机制,多措并举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五是宣传工作全覆盖。坚持每周开展“百场活动进社区”特色宣传、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广泛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带头参加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和守桶指导,引导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今年1-9月累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3027场次,入户宣传90余万户次。(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分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