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四举措”开创垃圾分类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海珠区把垃圾分类作为解决民生实事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强化宣传、打造特色、全面监督等有效手段,让垃圾分类工作展现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高度重视,构建治理新格局。根据市、区工作安排部署,区、街一把手主抓,统筹调度,各部门密切配合,精准施策,协调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党建引领,街道(社区)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志愿者和小区居民五位一体联动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治理新格局,让垃圾分类从社区治理难点,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有力支点。
二是打造示范,展现海珠人文特色。按照“美化、亮化、绿化”要求,因地制宜完善小区垃圾投放点配置,优化提升1476个生活垃圾投放点,按照“一街一方案”打造261座兼具美观和实用的厢房示范样板,高标准建成145个星级投放点,让垃圾投放点更容易被居民接受,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按照特色引领、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建成沙园街+南华西街“老城区新活力”、琶洲街“古村新貌”、素社街“岭南风情”4条特色线路;结合垃圾分类投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科普教育等内容,再打造6条示范线路,进一步展示海珠垃圾分类新时尚。
三是创新宣传,增强垃圾分类氛围。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服务,定期开展“百场活动进社区”“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手把手上门教分类”“五进”等特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建设海珠区新时代驿站·新时尚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创新运用弧幕LED、地面沉浸式游戏、电子触摸屏等方式,提高居民参与热情,推动践行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四是全面监督,巩固分类投放成果。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辖内小区、责任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全覆盖检查指导,组建垃圾分类督导队伍,持续加强对各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过“今日问题点”反馈整改,督促各责任主体切实履行垃圾分类职责。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针对违反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的行为,达到立案条件的,给予行政处罚。通过持续监督和执法,不断巩固垃圾分类成效。(海珠区城管和执法局 肖祥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