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就业援助深入社区 把岗位培训送到身边——海珠区全力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
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物流受限、订单减少、裁减员工等严峻就业形势,海珠区精准施策、创新方式,全力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深入社区一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提供就业稳岗援助及岗位培训,尽全力促进稳岗转岗就业,帮助劳动者提振就业信心,共克时艰。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就业稳岗补贴1.4亿元,惠及2.89万家企业和3.05万人,发布岗位信息27172个,同比增加3464个,6093名求职人员实现就业。
深入社区,就业服务“天天荐”。一是开展就业服务“天天荐”活动,市、区、街三级协同,在凤阳、瑞宝、江海、南洲、华洲和官洲街6条务工人员集中的街道设立就业援助服务站,发动南方人才市场、广州市友谊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海社联劳务有限公司等6家人力资源机构分别进驻6条街道,专人驻点现场提供就业岗位招聘、技能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在务工人员集聚场所、园区社区等人流量较大区域张贴和派发《致广大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就业服务“天天荐”推广宣传资料2782份,畅通务工人员求职转岗、提升职业技能的渠道。二是引入网络招聘会+直播平台招聘模式。举办促进就业专场招聘会(含网络招聘会)31场,组织1472家次企业招聘。打造“海珠人社直播间”,在线推介与就业困难群体技能契合、就业需求接近的企业岗位,5月15日下午安排51家庭管家和EMS邮政物流公司上线招聘,1462人次观看直播,收到简历81份。三是运用“大数据”全面摸查各劳动年龄段务工人员情况,精准推送就业信息。至今已发布3期求职专栏信息,“海珠就业”微信公众号点击量近1.6万人次,短信覆盖达1.7万人次。
破除梗阻,政策落地不打折。一是在全区率先出台人社惠企复产用工保障16条,从助力企业复产用工、用好援企稳岗措施、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优化人社公共服务等方面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开设网上政策专区并在线答疑。二是全面梳理国家、省、市援企稳岗就业补贴政策84条,坚决破除政策落地梗阻,简化办事流程,加快审批进度,升级全流程网办服务,共为2.89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6134.99万元,发放其他就业创业补贴7877.85万元,惠及3.05万人。三是率先上线人社政策组合服务包,通过官网、公众号、“海珠人社直播间”、街道、社区、园区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中小微企业、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业者及普通劳动者只需扫取二维码,即可获取最全面且具实用性的专属政策锦囊。
定制培训,稳岗转岗在身边。搭建公益性线上职业培训平台,开发求职招聘调查问卷腾讯小程序,深入街道、工厂、企业周边现场派发调查问卷,线上线下全方位收集企业、务工人员第一手诉求以及就业培训意愿,近期已有114人准备参加培训,另有189名重点地区劳动者登记求职意向,其中32人成功转岗就业。面向新铨城、汇美时尚等用工需求量大的纺织企业独家推出服装设计、打版、缝纫等定制式在岗、转岗技能培训,帮助从业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市、区联动开发培训平台,面向创业者试点开展SIYB线上创业培训课程,广泛动员有创业意愿人员参训。
闭环援助,开启就业新起点。率先在全市区级仲裁院设立就业援助服务站。区仲裁院将劳资纠纷处理作为新劳动关系的开始,在积极调处纠纷的同时,协调区就业中心和培训中心开展转岗就业指导、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申领指引专业服务,搭建“失业—维权—培训—再就业”桥梁,使劳动者在依法维权的同时快速解决就业需求,切实帮助涉案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决就业稳岗后顾之忧。疫情发生以来,区仲裁院主动摸查,近期已向64名失业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和再就业培训项目推荐,向24个用人单位宣传人社补贴政策,受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