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美“霸王花” 司法巾帼竞芳华
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以猝不及防之势迅速席卷全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就此打响。面对疫情,海珠区司法局全体干警在局党组的带领下,纷纷挺身而出,积极投身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担当和责任,涌现出一批勇当先锋、敢打硬仗的先进个人,其中有不少奔波忙碌的靓丽身影,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扛责在肩,勇挑重担,正如一朵朵绽放在战“疫”线上的司法“霸王花”。
法律服务之花:刘敏仪
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刘敏仪常说:“公共法律服务就是要把服务落到群众最需要之处!”疫情期间,从防疫宣传到法律援助,从法律咨询到社区执勤守点,从走访企业到指导律师所,刘科长始终坚守自己的阵地,没有休过一天假。
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和干劲,在刘科长的带领下,海珠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不仅没有受阻停滞,反而在关键时候彰显了力量和水平。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后,刘敏仪科长暗自下了决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决不能拖后腿!”她谋定而后动,在短短两天内,就组织了辖内51名优秀律师和法律专业人士,牵头成立了全市首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团,设立7个法律服务专组和每日的法律服务专班,为复工复产企业和员工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法律服务,至今共解决法律问题187宗。这一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广州市委“每天快报”、“广州海珠发布”等近10家媒体刊登。
自复工复产后,每天到司法局法律服务大厅申请法律援助的人急剧增多,有时一批10多人,有时甚至一批30多人,申请事由大多为疫情期间的劳动纠纷。刘敏仪科长坚持每天都到大厅接待群众、办理立案申请、耐心释法和指引,自开展疫情防控至3月26日,共受理了刑事、民事法律援助案件和提供法律帮助460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多人,工作量十分之大,刘科长经常忙到中午饭也顾不得吃,甚至时常晚上9时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吃饭。
日前,刘科长亲自指导办理的广州市首宗利用疫情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法律援助案,因办案出色,案例被司法部和人民法治网报道宣传。
法治宣传之花:黄文绯
有着女子的坚韧细腻,却也带有男子的霸气刚强,她就是南洲司法所的“硬核”所长黄文绯。针对基层防疫面临的复杂形势,黄所长以法治宣传为突破口,为街道依法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南洲街有沥滘、三滘、东风三个大村社、44个经济社、20多个创意园区,民营企业上千户出租屋林立、商铺企业众多,加上辖内有18万流动人口,其中5万多湖北籍,疫情防控任务重大。“越是在非常时期,越是要高度警惕‘一封了之,一关了事’等简单粗暴的做法,杜绝以战“疫”为由行违法之实。”黄文绯所长经常这样说。
“我刚参加完景业产业园区的减租纠纷研讨会,现在赶着去海珠同创汇,约了他们的经理,今天上午10:30,商讨关于70多名承租户联名申请减租的解决方案。”黄所长边说边快步走出电梯。2月份以来,黄文绯所长大年初三开始的一个多月来都没有休息过一天,逐一走访了辖内20多个园区和40多个村社,开展法治宣传会和纠纷化解协调会达20多次。她通过以案释法,促使依法防“疫”成为全街上下的共识,做到严控不失控,“硬核”不硬来。
黄文绯所长敏锐地预判到企业复工复产后会产生大量纠纷,于是在全区各街中率先成立由司法所干部、社区律师、公证员、社区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复工复产服务小组”,分类整合法律法规汇编,陆续在“法律助创业”微信群、各个创意园区公众号推送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劳动关系指南、租赁、买卖、建设施工商事合同的履行等普法链接36条,给辖内上千户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生产经营提供重要法律参考,做到在疫情期间法治宣传热情不减退,法律服务质量不打折。
扶危解困之花:谭欣莹
荣获“海珠好人”称号的南石头司法所所长谭欣莹,不仅人美,心更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扶危济困、勇担责任,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初期,她十分牵挂自己的“工作对象”,于是对辖内社区服刑罪犯、刑满释放人员、法律援助困难人员逐一摸排。在得知社区服刑罪犯胡某和低保刑释人员梁某没有口罩时,她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10个口罩送给他们。随后,她又联系了公益机构,为辖内困难的“两类”人员捐赠100个口罩及一批防疫药品,解决了工作对象一“罩”难求的问题。
当然,疫情期间,谭所长不仅关注自己的“工作对象”,也时刻关注为困难老百姓排忧解难。
“感谢你们!疫情下你们就是企业个体户最好的医生,为我们把脉开方……”这是3月10日上午,谭所长收到的一封感谢信。原来,视障人士陈某在南石头街道辖内经营一家中医推拿按摩工作室,全家四口人全靠此为生。然而由于疫情影响,陈某一直无法开工,生活陷入困难。谭所长收到求助电话后,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同时送上防疫物资进行安抚,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街道协调。最后,指导陈某提交资料并做好防护措施,依法复工,陈某十分感动,给司法所送来了令人动情的感谢信。
纠纷化解之花:苏爱兰
刑警出身的凤阳司法所所长苏爱兰,兼具女性的温柔和警察的威严气质,有着化解纠纷的天然优势。2019年,她被评为海珠区“十佳调解能手”。
凤阳街道辖区,常住人口超21万,仅全国知名的中大纺织商圈就有专业市场59个,来穗务工人员约15万,疫情防控形势极其严峻。自开展疫情防控以来,无论街道小组值班、24小时街道轮班,还是守点值勤、支援社区,苏爱兰同志总是身先士卒,从不后退,连续50余天战斗在抗疫一线。她顾不上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常在纠纷调解和法治宣传现场,一站就是8到10个小时。
特别复工复产后,各类纠纷逐渐涌现,司法所面临严峻考验。苏所长迎难而上,每天深入人员密集的中大纺织商圈各专业市场,不间断地逐一排查走访,询问了解困难,现场提供法律指引,可以说,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3月20日星期五,苏所长由于过度劳累,腰痛到实在站不住了,被同事送了回家,局领导要求她立刻去医院就医,但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疫情还未完全稳定,我还能坚持,看病的事暂且缓一缓!”于是第二天星期六,她又回到一线岗位,至今每天还在带病坚守。
截至目前,苏所长已参与协调10多个专业市场为近万名商户减免租金,遏制了多宗一触即发的群体性纠纷。
辨理析法之花:陈妍希
“有份方案向你局征求意见,请于晚上八点之前回复……”这是3月24日下午5点法制和依法治理科的年轻科员陈妍希收到的通知,短短3个小时就要完成合法性审查不是容易的事,而像这种紧急任务是她近期常接到的,不管是夜深人静的办公室,还是行色匆匆的回家路上,她都能及时响应指挥部紧急任务,导致她经常晚上以饼干和开水充饥。
工作才两年半的共产党员陈妍希,不仅工作担当负责,毕业于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法学硕士的她,专业能力也十分优秀,是公认的法律专业“女秀才”。疫情期间,她夜以继日奋战,每天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二、三点,累计审查涉疫文件22份,向指挥部、职能部门提出意见128条,采纳率超80%,有效保障了全区各单位各部门依法开展防控工作。
然而就像以往的法制审查任务一样紧急,3月25日晚七点半,她接到一个全新的紧急任务——当晚八点到定点隔离酒店报到!“女秀才”二话不说,迅速换上防护服奔赴“战场”,也成为了一名真正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司法“霸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