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以绣花功夫于江南文商旅融合圈绘就公共法律服务长卷
5月23日下午,海珠区司法局、海珠公证处、海珠区江南中街道开展了“公共法律服务贴民生 公证便民惠企零距离”暨公证进商会签约仪式活动。仪式上,江南中街道商会与海珠公证处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商会及商会成员企业或个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公证服务,是海珠区首次将公证服务引入商会以共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深入民生,实现公证服务的便民惠企目标。
签约仪式后,海珠公证处公证员为商会成员授课。这次活动是海珠区司法局服务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发展战略谋划,深耕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一个缩影。
江南中街道位于海珠区西部,是海珠区“一区一谷一圈”三大空间布局中“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核心区域,“岭南画派”发源地,也是海珠区西部商业文旅最发达的街道之一。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主动响应企业和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我区“一区一谷一圈”发展规划,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级,海珠区司法局在江南中街道探索开展公共法律服务示范街道系列工作,旨在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法治保障,以推动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深度融合。
一、锦上添花,精准服务铺满商都发展之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江南西商圈到江南文商旅融合圈,扩大的不仅是圈的半径,更是一种新的商圈发展思路。海珠区司法局紧扣“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思路,加快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挂牌成立广州市首个商圈公法站——江南文商旅融合圈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站统筹专业律师、法律援助、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辖区企业和商户提供便捷、优质、精准的法律服务,将公共法律服务送到企业和商户家门口,实现服务企业和商户“零距离”,全力打造“一公里”法律服务圈,与企业和商户共同做好法律风险防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工作,以积极的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和商户经营者增强法律意识、契约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依法合规经营发展能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二、百花齐放,便民服务绽放社区每个角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江南中街道地处老城区,辖区人口密集、老龄人口多,法律服务需求长期存在。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精准便捷对接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海珠区司法局以江南中街道青凤社区为示范点,整合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联络员、法律明白人、普法宣传员、人民调解员等多支队伍力量,最大限度拧成“一股绳”,合力打造海珠区首个标准化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青凤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通过法律咨询、普法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依托廖琼灵律师调解室、赵广军生命热线直播平台、中量律师事务所等工作阵地提供丰富的便民公共法律服务,全方位对广大群众实施“点对点”的精准法律服务,确保群众法律服务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三、多点开花,便民利企共绘海珠发展图景
集中资源打造“拳头”产品。海珠区坚持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本次在江南中街道举办的“公共法律服务贴民生 公证便民惠企零距离”活动,首次将公证服务引入街道商会,是深化法律服务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的有力举措。此前,海珠区司法局已成立了全市首个区层面的街道商会法律服务团,精选首批22名海珠区内律师对接18个街道商会需求,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海珠区街道商会法律服务团从法治宣讲、法律风险防控、矛盾纠纷调解、公司治理优化、政策建议研提等多个维度为有需要的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已为江南中商会成员广州市君尧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市潮流至上名店城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得到了广泛好评。
下一步,海珠区司法局将继续深化江南中街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江南中街作为“头雁”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激发海珠西部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所属街道的集群效应,形成“雁阵效应”,用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为文商旅融合圈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升腾新气象、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