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红棉老兵下沉街道开展“敲门行动”
近期,在海珠区沙园街道辖区内经常出现一批身穿红马甲、头戴红色帽的志愿者,他们逐一敲开居民的大门,不停地重复着“请出示一下您的核酸检测轨迹”。他们就是支援街道抗疫的海珠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已成为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线”。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彻底排查疫情防控情况,根据上级要求,自6月7日以来,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抽调20名党员干部组成“扫楼分队”,全脱产下沉沙园街道开展“敲门行动”,全力以赴坚守在抗疫一线,助力街道打好疫情防控硬战。
此次“敲门行动”的主要任务是以“扫楼”的方式,挨家挨户上门统计核酸检测完成情况。由于居民的小区老旧,基本没有电梯,而且楼道狭小破旧。志愿服务队员需要用双脚一次次爬楼,一次次敲门询问。6月的广州进入“龙舟水”季节,强对流天气频发,时而高温闷热,时而雷雨大作,“烈日下一身汗,暴雨中一身水”已成为常态。有时面对居民的各种疑问,服务队员还要不厌其烦地解答,并进行安抚。
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不在家的住户需要反复上门,直至完成统计为止。西华二街9号楼为一栋单体楼,红棉老兵服务队连续四次上门,都是大门紧闭,电话又无法联系,最后一直在小区楼下等了两个多小时才顺利进入。截至6月17日晚,海珠红棉老兵志愿服务队共扫楼约8404户,平均每天800多户,有力地支援了海珠区疫情防控工作。
海珠红棉老兵队员李盛贵同志,右眼患有眼角膜溃疡,平时怕阳光直射、怕汗水浸入,但他口袋里装着纸巾,随身带着药水,毅然投入扫楼工作。另一个队员肖秀勉同志,膝关节有陈旧性损伤,她每天坚持爬楼、敲门、询问、登记等,始终工作在最前线。当问他们累不累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我们下沉街道就是来做事的,这些苦和累我们早就有心理准备!我们坚决服从街道安排,展现永不褪色的军人作风,为海珠疫情防控贡献退役军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