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要闻 > 部门要闻

关爱英烈后代,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日期:2021-09-22 14:46:00 来源:海珠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到:
浏览量:-

  做好烈士遗属优待工作,让广大烈士遗属享受到应有的优待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党和政府关心关爱烈士遗属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海珠区高度重视烈属抚恤优待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和《烈士褒扬条例》,用心用力用情服务英烈后代,传承红色基因。

  一、加强密切联系,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常态化联系制度,及时掌握烈属的信息,夯实服务保障的坚实基础,确保事事有推进、有跟踪、有成效。建立日常联系制度。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1+18+265”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三级服务保障体系作用,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系烈属制度,确保每位烈属都有包联责任人,每季度开展一次联系活动,发现难题难事主动了解、帮助解决,为烈属送上贴心周到的关怀。建立重大节日走访制度。在春节、“八一”建军节、“9.30”烈士纪念日等重大节日,组织“海珠老兵”志愿者、爱心企业、义工等上门慰问烈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烈属的心坎上。2020年“9.30”烈士纪念日期间,邀请了20名烈属开展座谈会,现场宣讲优抚政策、收看电视直播、制作月饼,得到了烈属的一致好评。建立信息完善制度。推进烈属“一人一档”信息化建设,对烈属的居住情况、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进行全面登记,建档案、造名册、制清单,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加强动态管理,通过主动上门服务或电话联系等方式,补录、修正、完善信息数据200多条,做到底数清、信息准,为烈属提供精准化的服务保障。

  二、强化关心关爱,提升服务质量。加强部门协调,严格落实烈士遗属抚恤优待政策,帮助烈属解决好医疗、养老、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以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关心关爱烈属。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将烈属抚恤优待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并采取社会化发放措施,优化管理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足额发放各类经费,有效保障了烈属的生活需求。目前,全区共有若干名符合抚恤补助、优待金或生活补助条件的烈属,2021年以来共发放经费若干万元。完善兜底式医疗保障体系。高度重视烈属的医疗保障工作,2021年6月及时修订了《海珠区优抚对象医疗困难补助实施细则(试行)》,对享受区级医疗困难补助的烈士遗属范围由原来的“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烈属”扩大至“具有海珠区户籍的全部烈属”。同时,将烈属分批纳入“广州市医疗救助平台”,着力为烈属打造享受市、区两级多重兜底式医疗保障体系。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烈属的揪心事、烦心事,想方设法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以落实《优抚对象住房优待办法》为抓手,职能部门协调联动,于2020年3月为海幢街一名高龄烈属调换一套低层安置房,极大地解决了其出行不便的困难;组织烈属异地祭扫服务工作,及时统计异地祭扫需求,主动协调广西、湖南、江苏等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做好烈属祭扫的服务保障工作,2020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共组织烈属异地祭扫12人次,支出经费约2.5万元;开展烈属寻亲活动,协助烈属薛某前往重庆市通川区找到了其父亲在1970年因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的地方,圆了近40年来一直未能完成的心愿。

  三、传承红色基因,营造社会氛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多渠道开展英烈精神宣传,充分挖掘感人的英雄事迹,扩大英烈精神的影响力、感染力。加大英烈事迹精神的宣传。深入挖掘和研究“沥滘革命老区”和烈士的历史文献资料,编撰了《海珠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之红色四公子--陈复烈士》《海珠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之革命烈士--卫国尧》《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海珠分册等书籍,拍摄制作了卫国尧烈士专题纪录片,开展英烈故事进校园活动,其中今年92岁高龄的烈属高老,在广州开放大学讲授了一堂“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烈士精神”的党史课,约25万学子通过云直播同步收听收看,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积极开展修缮维护工作。2013年以来,昌岗街投入近90万元对陈复烈士墓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修缮和升级改造;南洲街先后申请使用资金近20万元用于卫国尧故居的排危除险;石溪联社建立石碑纪念在石溪乡抗洪救灾工作中牺牲的谢国芳同志。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功能。建设了昌岗地区党团教育中心、革命烈士事迹文化长廊,近两年开展学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00场,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对卫国尧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地收集烈士的遗物、史料,新建了李少石生平展馆。依托党史展览馆、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等宣教阵地,展示革命时期的实物、图片资料和英烈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的氛围。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