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政策文件库
  •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30日
  • 发布机构: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
  • 文件状态:失效
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 分享到
  • -

 海府办〔2014〕13号

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业经区政府15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区财政局(联系人:邝立新,联系电话:89088538)反映。

 

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6月30日


广州市海珠区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的通知》(粤府办〔2007〕87号)、《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5〕50号)及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1〕25号)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以下简称举债机构)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因公益性项目建设形成的债务。

公益性项目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科研、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

政府性债务主要包括:

(一)直接债务,指举债机构直接举借、拖欠形成的债务,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借款、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专项借款、国内金融组织借款等;

(二)担保债务,指举债机构以各种方式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包括政府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不包括政府通过回购等信用支持担保、已计入融资平台公司等债务人直接债务的部分。

(三)其他相关债务,指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由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未提供担保的债务(不含拖欠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政府在法律上对该类债务不承担偿债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债务危机时,政府可能需要承担救助责任。

非公益性项目贷款不属于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

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在建项目,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不得再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融资。

第三条  本级政府及所属部门或单位举借、使用、偿还政府性债务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财政、发展改革、审计、法制等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原则,共同做好政府性债务管理、监督工作。

区财政部门负责举债计划及担保事项的审核、债务的日常管理和履行财政监督等职责。

区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政府性债务投资项目的项目审批、投资计划下达和投资管理工作。

区审计部门负责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监督。

区法制部门负责政府性债务合同的审查。

第五条  举借政府性债务应遵循适度举债、注重实效、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的原则,做到“权、责、利”和“借、用、还”相统一。

第六条  建立监测政府性债务的指标体系和预警机制,运用负债率、财政债务率、财政偿债率等监测指标,设置警戒线,监控政府性债务规模和风险。

负债率,反映地区国民经济状况与政府性债务余额相适应的程度,表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所承担的政府性债务情况。即:负债率=政府性债务余额/地区生产总值,警戒线为10%。

财政债务率,反映地区当年可支配财力与政府性债务余额的比例。即:财政债务率=政府性债务余额/当年可支配财力,警戒线为100%。

财政偿债率,反映地区当年可支配财力所需支付当年政府性债务本息的比重。即:财政偿债率=当年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额/当年可支配财力,警戒线为20%。

区本级的负债率、财政债务率、财政偿债率中有1项指标超出警戒线,或者严重拖欠到期债务的单位,原则上不得举借新债。特殊情况需要举借新债的,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本级政府批准,并报区人大常委会,待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二章 政府性债务计划的管理

第七条 政府性债务实行年度收支计划管理。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应当根据建设需要和承受能力,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政府可支配财力。

政府性债务规模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可支配财力相适应。各融资平台公司的负债规模应当与本公司的偿债能力相适应。

第八条  区本级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由各部门、单位政府性债务项目收支计划组成。

举债机构举借政府性债务的,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部门(含所属单位,下同)、单位政府性债务项目年度收支计划。

第九条  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包括举借、偿还政府性债务计划和债务余额变动情况,按项目、债务类型反映举借和偿还政府性债务的情况,按债务类型反映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逾期债务处理等内容。对于新开工项目,每年年初由财政部门商发展改革、审计部门预留一定举债额度,对债务实行总量控制。

第十条 新开工政府性债务项目由发展改革部门按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或核准后列入投资计划,举债机构将经批准的投资项目的债务编入所属部门的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区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和编制本级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报本级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批准。

第十二条 举债机构必须在政府批准的计划内举借政府性债务。未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明确的项目开工建设条件完成项目前期工作,以及未列入城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政府性债务年度计划和未经本级政府批准的政府负债建设项目,不得进行项目招投标和开工建设。

第十三条 政府性债务年度收支计划经批准后确需调整的,应当按本办法有关规定重新审批。

第十四条 上级政府或者上级财政部门转贷、承诺的政府性债务,本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应当签订还款承诺文件。

第三章  政府性债务的举借

第十五条  除按有关规定为使用外国政府贷款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外,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不得作为政府性债务的担保人,也不得为其他经济组织担保。

第十六条  需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部门或单位,应向区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报本级政府批准,并报区人大常委会,待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十七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批准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

(一)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义务教育、基础科研、公共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由政府偿还的债务。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

(一)债务偿还资金来源和责任没有落实的;

(二)举借或提供担保的政府性债务用于国家明令禁止项目的;

(三)政府性债务已超过警戒线的。

第十九条  申请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部门或单位,应向财政部门提供以下资料:

(一)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项目名称、内容、具体用途,债务数额、期限、利率,偿还债务资金来源等事项;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三)本部门或单位上一年度财务会计报表;

(四)财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条  本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机构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不得以财政性收入、行政事业等单位的国有资产,或其他任何直接、间接形式为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行为提供担保。不得以向银行和项目单位提供担保和承诺函等形式的文件作为项目贷款的信用支持。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对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审核工作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可延长20个工作日。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的债务举借计划,举债机构在签订有关债务合同前,应由部门法制机构对债务合同进行审查,数额较大的,还应按规定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法制机构应对债务合同的主体、担保情况、违约责任等条文规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经审查的债务合同签订后10日内,举债机构应将合同副本抄报财政部门。

第四章  政府性债务资金的使用

第二十三条  政府性债务资金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和竞争性项目建设。

第二十四条  政府性债务资金应当专款专用,举债机构应当将开户情况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五条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项目,应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负责。需要进行招标和政府采购的,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举债机构应定期向财政部门报送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项目财务报告和政府性债务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第二十七条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单位,在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项目交工验收合格30日内,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竣工报告。

第二十八条  举借政府性债务的部门或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合理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章  政府性债务的偿还

第二十  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部门或单位为最终债务人,最终债务人应当按举借政府性债务时出具的承诺承担偿债责任;最终债务人的法定代表人为偿债责任人,对偿还政府性债务承担领导责任;最终债务人的上级主管机关为偿债监督责任人,对偿债责任人组织偿还政府性债务承担监督责任。

举债机构应当督促最终债务人按时偿还政府性债务,在最终债务人不能按时偿还债务时应当依法履行偿还责任。

三十  依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加强我省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5〕50号)及《印发广州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的通知》(穗府办〔2011〕25号)的有关规定,根据债务规模统筹安排偿债准备金,为偿还债务提供资金保障。

第三十一条  经本级政府批准需用财政资金偿还债务的,由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并报区人大常委会,待审议通过后执行。

财政部门根据需要用财政资金偿还的政府性债务的规模和期限结构,合理安排偿债准备金。

融资平台公司等其他债务人对非财政性资金偿还的政府性债务要统筹安排资金,制定偿债计划,明确偿债时限,切实承担还本付息责任。

第六章  政府性债务的监督

第三十二条  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性债务进行财政、审计管理与监督。举借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在审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资金使用进行内部审计,审计部门应当对项目进行抽审。

第三十三条 举债机构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20日内向区财政部门报送政府性债务统计表等报表。区财政部门按照市的有关要求,及时审核、汇总上报季度、年度政府性债务统计情况等报表。

第三十四条  财政部门牵头会同本级审计、发展改革等部门,每年对全区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及时掌握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情况,向区政府提交债务分析报告,对可能产生风险的债项及时预警。

第三十五条  审计部门应按国家法律的规定,对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或提供担保等情况进行审计。

第三十六条  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或提供担保等情况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其审计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依据。违法提供担保或贷款、违反规定使用以及骗取政府承贷或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赠款的,依据《印发海珠区政府部门行政首长财经责任问责试行办法的通知》(海府〔2008〕29号)、《中共海珠区委办公室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珠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的通知》(海委办〔2009〕36号)追究部门行政首长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属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所列违法行为的,依照该条例规定予以处罚或处分。

第三十八条  举借机构不按财政部门要求及时、如实报送有关政府性债务资料的,对相关部门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  不按规定程序私自举借政府性债务或提供担保的,对相关部门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条  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政府性债务资金的,对相关部门或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对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国家、省、市对政府性债务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附件:区政府性债务管理自评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6月30日印发

政策 | 解读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