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温情” | 海珠法院借鉴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妥善解决被告人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
“感谢法院、民政部门、街道对我女儿的帮助,我会好好改造,出狱后做个对女儿负责的人!”被告人张某平(化名)在法院对其宣布逮捕并进行判决后,不但没有意图躲避刑事的处罚,反而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并向法院提交了感谢信。
原来,法官在宣判后,联合区民政局、张某平所在街道的相关职能部门举办听证会,为其解决了未成年女儿的监护问题,让他安心接受改造。
2020年11月19日上午8时许,被告人张某平送其女儿张某上学后来到海珠法院。随后海珠法院对被告人张某平贩卖毒品一案进行公开宣判,对其当庭宣布逮捕并判处有期徒刑实刑。
2019年8月8日,被告人张某平因贩卖毒品海洛因被公安人员抓获,由于其单独抚养未成年女儿而被取保候审。后该案起诉到海珠法院,张某平在庭审中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意见并表示认罪认罚,但向法院提出希望安置好其女儿。法院经审理查明,张某平还有多次犯罪前科,依法不宜对其判处非监禁刑。但若对其判处监禁实刑,其单独抚养的女儿又该怎么办呢?这个两难问题摆在了经办法官面前。
据了解,被告人张某平与前妻离婚后,女儿张某由被告人张某平单独抚养。张某现在海珠某小学读四年级,其母已精神失常,外祖母在外地,她们的情况都不适宜对此时的张某进行监护抚养,而被告人张某平父母均已过世。张某平入狱后,女儿张某的生活难以保障。
为保障张某的基本生活及受教育权利,海珠法院多方考量,决定借鉴处理涉黑恶案件的长效机制经验,请求区委政法委协调相关单位共同解决其女儿的监护问题。按照上述机制经验,区委政法委根据海珠法院的书面申请,召集区法院、区民政局及张某平所在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召开案件协调会,研究处理方案。
经协调相关部门联合调查,海珠法院进一步了解到被告人张某平的哥哥姐姐虽然已经和其分家,但仍居住在广州市,他们较为适宜作为张某平服刑期间张某的监护人人选。
了解到此情况后,海珠法院立刻邀请区民政局、街道办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被告人张某平家属及其本人到场,召开关于张某监护问题的听证会。听证会上,海珠法院联合其他部门对张某平及其家属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从最有利张某安全健康成长角度考虑从各个方面向张某平分析最佳的监护人选,张某平最终选择将张某交由其哥哥一家携带监护,而其哥哥也改变最初的态度,愿意在其入狱期间承担好张某的监护责任。
同时,海珠区民政局、街道办相关部门也表示愿意在接送上下学、早饭、午饭等具体问题上帮助张某。被告人张某平在听证会上表示对法院、政府部门的感谢,并承诺入狱期间每个月都会写反思信寄到法院,规划好自己出狱后的人生,做对自己、对女儿负责的人。当日下午放学后,张某在各个单位工作人员的协助配合下已由张某平的哥哥带回家中妥善安置。
法官手记
徒法不可以自行,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不仅针对涉黑恶案件,更重在社会稳定大局的总体维护;既要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更要维护好公平正义,保护好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不仅仅要追求案件在法律程序上的终结,更要寻找矛盾根源,化解矛盾。海珠区法院结合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构建工作,在本案宣判后,创新使用听证会的方式,处理好判后执行所影响的问题,最终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