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要闻 > 专题专栏 > 高质量发展 > 营商活力

前三季度GDP增速广州第一!海珠将实施民营企业“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机制

发布日期:2024-11-18 09:43:42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浏览量:-

  11月18日,2024年海珠区民营经济服务周活动暨首场政企“畅聊直通车”活动在广州之窗举行。

  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沈宇峰在活动上表示,今年,该区科工商信局加挂了“海珠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局”牌子。接下来该区将实施《海珠区建立民营企业“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机制工作方案》,当好民企的“合伙人”,进一步营造“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企业服务环境,确保让企业办事更省心、经营更放心、发展更顺心、扎根更安心。

  民营经济是海珠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目前,海珠区商事主体总量约20.49万户,其中民营经济主体占比超过96.2%;截至2024年三季度,全区民营“四上”企业占比达到89.3%,比2023年提升了4.3%;全区在库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5家,其中民营企业227家,占比82.55%。

  得益于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全区经济平稳增长势头持续巩固,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排名全市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4%,排名全市第2)、税收收入(增长32.1%,排名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长12.9%,排名全市第1)等经济指标保持较好增长。

  今年,区科工商信局加挂了“海珠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局”牌子。

  沈宇峰表示,该区以减少常规检查频率为突破点,抓实“不叫不到”。优化“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模式,推行跨部门、场景式“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统筹区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18个街道,除接到投诉举报等情形外,每个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实行“1年最多查1次”“进1次门,查多项事”“非接触式监管”等包容监管措施,实实在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调研等干扰行为,让企业能够安心进行日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事务。

  同时,该区将以畅通涉企沟通渠道为聚焦点,夯实“随叫随到”。

  一方面,整合区委、区政府、群团单位等20个部门,以及供电、供水、供气、电信运营商等在地服务资源,建立“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工作组,形成涉企问题有响应、有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以政企“畅聊直通车”为载体,打造服务直通、政策直送、诉求直达的服务平台。

  海珠还将在具备条件的办公楼宇和产业园区内的咖啡店设立“企业服务咖啡角”,企业人员利用买一杯咖啡的空隙就能反映诉求、提出关注的问题。

  该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收集到诉求、问题的情况,定期组织“热门”部门的工作人员到“企业服务咖啡角”与企业沟通交流;定期围绕企业关心的税务、融资、市场扩展等主题举办工作坊;定期针对企业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政策业务咨询集市和座谈会,进一步加强政府与企业面对面、零距离沟通,切实打通经济发展痛点堵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海珠还将以实干助企促发展为发力点,做实“服务周到”。

  一是优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开展“送产业政策、送金融服务”进楼宇、进园区、进企业行动。

  二是拓展“海珠合伙人”助企服务机制,构建“出海”支持服务体系,引导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在产业集群内引导企业之间开展互助服务,并推动跨行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推进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辅导工作,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工信部小巨人—国家重点小巨人”的进阶梯队。

  四是充分发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和咨询服务,支持企业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该区以持续跟踪持久问效为着眼点,落实“说到做到”。根据区的工作部署,加强督查考核,确保民营企业“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服务机制落实到位。优化完善营商环境工作考核激励办法,激励各单位提高办事效率,提升工作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附件: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