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要闻 > 专题专栏 > 高质量发展 > 营商活力

为了这两个字,海珠何以拿出百万大奖?

发布日期:2023-09-27 10:07:55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浏览量:-

  随着一架“颁奖”无人机飞向舞台,投放“百万级”获奖名单,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百万大奖的获奖者也随之揭晓——北京物灵科技有限公司荣膺本届算法大赛百万大奖总冠军。

  如果要问当下海珠最热的关键词,那一定是“算法”。

  热度源自于一场持续了5个月的比赛。

  21个国家、3307支队伍报名、百万大奖……今年4月,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正式启动。

  本届大赛以“优选AI算法,让世界更智能”为主题,全力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汇聚盛会、创新型企业交流盛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平台。参赛项目涉及当前大热的AI大模型、AI for Science、AIGC、智能芯片、航空航天等前沿科技项目。

  9月26日,这场大赛迎来了一个高潮,大赛颁奖典礼在广州琶洲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来到现场分享行业尖端知识,大会发布了多个“重磅”消息——

  多个榜单公布:第二批琶洲领军算法师、第二届广州·琶洲算法大赛百强榜单、福布斯中国AI算法创新应用企业TOP30榜单;

  多个大奖揭晓花落谁家:算法大赛的方案创新赛、算法优选赛、“揭榜打擂”赛和百万大奖争夺赛颁奖;

  多个签约落地:一批大模型行业应用将进驻广州,首批“算法合伙人”也将与海珠签约落地;

  不难看出,本届大赛是当前国内同类比赛中参赛范围最广、评委阵容最强、科技含量最足、赛事成果最实的算法领域顶尖赛事。

  当赛事走到第二个年头,让我们一起盘盘,海珠到底为啥要砸下“重金”开展这样一场比赛?

  打造算法高手过招之地

  “今天的大赛,今天的颁奖,它是未来的起点,让我们再次出航,驶向充满着变化和无限可能的人工智能广阔领域。”上面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的话中寻到,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个耐心的形成需要一种生态,而举办算法大赛就是为了营造这种生态。

  正如郑南宁所说,这场历时5个月的大赛,不仅“解锁”了算法的多重打开方式,也让算法逐渐成为一种生态,展示了其更贴近生活的一面。

  人们从大赛中能看到,算法可以是“眼睛”,用AI视觉透视生产线的瑕疵产品;算法可以是“灯”,能“照亮”月球永久阴影区;算法也是把用户“宠上了天”的“霸道总裁”,为用户推送爱看的信息、规划耗时最短的出行道路、推荐可口的餐馆。

  穿戴式脑机智能设备、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盘古大模型3.0……大赛中不只有竞赛,还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最新应用成果,琶洲实验室、百度、华为等9家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及行业应用的代表性机构和企业参加布展。

  此次大会上,百度、阿里云、腾讯、趣丸等4家头部企业率先在广州落地大模型行业应用项目,力争打造成为国内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示范。

  其中,海珠区&百度智能云政务服务大模型,是海珠区联合百度智能云推出专属政务大模型——海珠政务云脑大模型,将助力打造海珠区“数智政府”AI底座,全场景赋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携手打造海珠区数字经济“智”高点。

  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让“千里马”精准匹配“伯乐”,这次大赛邀请了很多行业“大佬”用行业痛点出题,让“千里马”在“伯乐”面前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比如,这次大赛邀请广州地铁出题,题目是“基于城市综合环境因子的多维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赛题基于城市综合环境因子的多维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客流预测结果影响着列车运行计划的安排,本赛题需要对过往的客流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各类公共、公开数据因子,预测出未来的客流数据及相关特征情况。

  这样的题目,引得天下各路算法高手纷纷前来“过招”。

  其中南方电网“基于复杂场景的输电通道隐患目标检测算法”等4个算法赛题均有超400支队伍报名,其中不乏具备强劲技术实力和成熟应用案例的参赛团队。

  而整个大赛共收到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新加坡、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等全球21个国家的3307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企业代表队伍1223支,高校师生队伍1821支,技术人才队伍263支。

  参赛选手和嘉宾也看到了海珠乃至广州满满的诚意和科技创新力。

  本次大赛的最大赢家——北京物灵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顾嘉唯观察到,5年前,广州就开始发力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技术、产品和人才,交互、移动、制造这三大人工智能载体在广州都有丰富的落地场景,“广州制造业机器人发展非常快,技术的溢出会为创业公司带来很多机会。我们公司未来也考虑在广州落地。”

  “这是一个很棒的大赛,这次大赛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能力,也为许多热爱技术的年轻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平台。”来自巴西的参赛团队负责人José Rubinger说,他们此次参赛项目获得了优胜奖。

  郑南宁表示,去年就在持续关注这项赛事,大赛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碰撞平台,参赛团队同台竞技、切磋交流,营造了浓厚的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氛围,体现了琶洲创新的未来和活力。

  这正是海珠所期望的,用大赛将顶尖人才集聚起来,以赛引才。

  大会现场为来自腾讯云、百度、一点灵犀等知名企业的高端算法人才颁布琶洲领军算法师证书,此次算法师评定邀请了琶洲实验室、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机构组织行业权威专家,共有15人再次获此殊荣。

  认定“琶洲领军算法师”,是海珠区加快“琶洲算谷”建设“八个一”举措的重要内容,对集聚算法人才、促进算法优质项目落地琶洲、营造育才引才良好环境及推进行业良性快速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现场还举行了“算法合伙人”首批签约仪式。

  由腾讯、百度、唯品会、科大讯飞、魔门塔等企业代表,琶洲实验室、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代表,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与政府部门签订“算法合伙人”合作框架协议,构建起需求端、供给端、链接端、服务端协同发力的人才服务链条,在算法人才服务、队伍建设、产学研融合、就业创业、实践实训、促进算法人才自由交流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建算法人才长效合作机制。

  上下游产业资源初步集聚

  跳出海珠,站在更大的维度来看,海珠举办这样一场大赛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层次考虑。

  三年前,经省委、省政府审议同意,省大湾区领导小组以2020年1号文形式印发《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试验区的核心区就在琶洲。

  三年来,广州市和海珠区高度重视琶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强调琶洲试验区的建设要深挖产业内涵,不断做深做实。

  基于这样的认识,海珠区以琶洲为核心承载区,策划了算法、芯片设计、游戏、直播、大模型等一系列产业题材,重点打造“三算”、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都市工业等四大产业平台,通过出台专项政策、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产业联盟、策划系列活动等举措,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推动企业碰撞交流、融合创新,在物理集聚的基础上产生更多“化学反应”。

  换而言之,这场大赛就是海珠所期待的“化学反应”的一种,海珠希望借此次盛会让更多创新型企业在此交流,也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这种期待在首届算法大赛上已经实现。

  第一届大赛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琶洲算法大赛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以赛招商”取得初步成效,在首届大赛推动下,腾讯、阿里、抖音等平台企业持续创新,三七互娱、药师帮、奇安信等腰部集群发展壮大。

  此次大赛期间,海珠区统筹全区资源开展招商策划,组织绿美海珠专题招商推介、“芯”未来、新海珠招商专题推介等多场招商活动,深挖企业对外投资布局意向,充分展示海珠优质的投资环境和发展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到海珠投资布局和发展壮大。

  目前,微软AI4C、百度ARM云全国总部等项目因赛结缘、已在琶洲落地发展;另有超过30家芯片“灯塔”企业、AI应用企业正在密切洽谈。部分头部企业将率先在广州落地大模型行业应用项目,力争打造成为国内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示范。

  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也集中落地琶洲,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更便利,公测自动驾驶便民线——广州塔西站环线正式上线;生态更智能,建设海珠古树名木物联感知监管平台,实现古树名木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商贸更有“数”,建立专业批发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纺织服装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平台;政务更便捷,创新“区块链+政务服务”模式,打造全国首个区块链全流程“指尖办”服务模式……

  此外,大会现场也安排了投融资路演环节,邀请盛景网联、海珠城发、力华投资、Gobi Partners戈壁创投、北京冰川资本等2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加,蜜源、元交互、诡谷子等5家有较大融资需求的企业团队现场开展路演,氛围热烈,旨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发展。

  琶洲已集聚大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3000家

  海珠的努力不仅在这一次大赛,今年以来,海珠区在“一区一谷一圈”总体布局基础上,全新谋划升级琶洲、环湿地、后航道等几大产业空间组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集成电路、都市工业等现代产业。

  海珠区持续推动腾讯、阿里巴巴、今日头条、唯品会等四大亿元级平台强链补链延链,通过平台优势带动上下游企业“蝶变”,引起行业“聚变”,实现产业“裂变”,数字经济生态链不断延伸。

  在算力层面,琶洲强化前瞻布局,加快布局建设海珠区新型智算中心。积极链接行业知名云计算平台和本土算力资源,针对人工智能企业的多场景AI训练需求定制化、一站式提供算力支撑服务。

  今年年初,百度在琶洲落地建设百度飞桨产业赋能中心(广州),定位为百度飞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赋能核心基地和广州唯一的产业赋能中心,同时作为飞桨全国运营平台总部。飞桨作为百度自主研发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能更便捷和经济地实现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应用开发,为技术落地转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而数据层面,海珠已率先开展“数据经纪人”“首席数据官”“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创新改革“三试点”工作,在2022年发布的全国首批数据经纪人的基础上,今年4月发布全国首个数据经纪人撮合交易定价器,逐步填补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定价的空白,是海珠区积极落实国家“数据二十条”提出引导场外交易的重要一环,使数据交易从理论型向工具型再到实用型转变。

  琶洲目前正积极培育电力、金融、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稳定高效产业链,推动大数据产业集群化发展。琶洲试验区已集聚大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超3000家。


附件: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