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4月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创新开展环境执法与监测业务双向融合工作,组织4批次12人次的跨岗交流,通过为期一年的实战锻炼,有效打破业务壁垒,实现执法精准化与监测规范化的双提升。2025年4月22日,分局召开专题座谈会全面总结融合经验,谋划环境监管提质增效新路径。
【跨界交流锻造复合型队伍】
通过建立“师傅带教+实践学习”机制,执法人员深入掌握监测技术标准和监测设备操作流程,监测人员系统学习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及执法要点。在机动车检验机构专项执法中,监测人员从专业角度提出检测数据核查意见;在污染溯源行动中,执法人员与监测人员协同开展采样排查,快速锁定污染源。一年间,交流干部理论考试、现场实操及工作实绩等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
【能力提升催生监管新效能】
双向融合实践推动形成三大转变:执法人员强化“技术思维”,建立“查监测报告必核原始记录”的办案思维,将走航监测、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融入日常巡查;监测人员树立“法治视角”,依据环境执法需求制定执法监测计划;双方联合建立“问题共商、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污染预警与执法响应的无缝衔接,特别是在涉河涌水污染事件处置中,双方通过“监测+排查”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处置效率。
【谋划监管提质增效新路径】
交流干部结合实战经验建言献策,监测干部分享“执法监测协同固定证据”经验,执法干部交流“监测助力污染源快速锁定”等实战案例。党组书记、局长梁森同志充分肯定融合成效,强调要推动经验制度化,要求干部持续提升“三个能力”,一是强化科技监管能力,积极利用无人机、走航车以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科学采集分析数据;二是锻造协同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与监测协调联动水平,实现监测规范化和执法精准化;三是提升学习能力,多实践、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长为一专多能的业务骨干。
目前,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正将融合经验全面注入监管实践,着力培养“一专多能”业务骨干,深化执法监测协同,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效能,为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