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魅力海珠 > 旅游参考

广州的幸福地标,这些在海珠!

发布日期:2022-10-18 22:54:31 来源:广州海珠发布
分享到:
浏览量:-

  潮起潮落千年,珠江奔流不息,孕育了广州城的千年繁华,也滋养了属于广州人的幸福生活。珠江,不仅成为城市发展的轴线,更成为了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坐标,而带来这份幸福感的空间不少就在海珠。

碧道畅行、公园智能

珠江两岸彰显包容、友好的生活气息


图片


碧道上有慢行径

跑步径还有骑行专用道

  在广州生活了35年的关鸣是一名铁人三项爱好者,对珠江两岸变化有着独特的理解。


图片


  早上7时,在海珠区阅江路碧道上,关鸣开始了沿江骑行。“阅江路的骑行道连贯平整,无论是快速骑行还是放松骑行,骑行者都很享受。”关鸣介绍。

  一路向西而行,车轮下的阅江路碧道,仿佛为珠江绣出了绿色花边,化作珠江沿岸的一道流动风景线。


图片


  往日,关鸣和骑友们的骑行训练也是经常从阅江路碧道开始,碧道包含亲水慢行径、林荫跑步径,甚至还有一条骑行专用道。


图片


  被珠江水环绕的海珠区,拥有绵长的滨江岸线。早在2020年,海珠区就提出五年内全线贯通43公里“环岛碧道”的建设计划,阅江路碧道便是“环岛碧道”的首个示范段。


图片


  如今,更多的公共空间向水岸集聚,滨水空间成为都市生活的核心地带,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珠江边

便民驿站可借书、设母婴室

  在阅江路碧道上,以800米为服务半径设置新时代便民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图书借阅、健康检测、自动售卖、母婴室等各种便民服务。


图片


  “这样的城市,是一个全龄友好的城市,也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让市民生活得更幸福,这也增加了城市竞争力。”关鸣感慨。


图片


  在驿站内,市民可以休憩、阅读、观展,重温红色记忆,领略智能科技;驿站外,市民可以散步、慢跑、嬉戏,欣赏享誉海内外的雕塑,感悟生活的多彩与缤纷。这是海珠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举措之一,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线充电、AI大屏……

智慧公园满满“黑科技”

  近年来,黑科技逐渐走进珠江沿岸市民的生活。

  位于海珠区滨江西路的洲头咀公园,处于珠江前后航道及支流的三江交汇处。去年6月,完成升级改造后,洲头咀公园“变身”为智慧公园。


图片


  在2公里长的智能跑径上,识别杆通过AI技术捕捉市民跑步的速度、用时等信息,还可查看跑友在公园里甚至在全国的排行,提供跑步指导。

  “很方便,可以查看自己的跑步配速,及时作出调整,所以带儿子一起过来体验了。”张先生表示。此外,园内还有人脸识别的储物柜,刷脸即可使用。


图片


  此外,在公园中部,还放置了几台AI武术大屏。只要有人走近,通过AR技术与肢体识别,根据提示就能跟着屏幕上的虚拟人物学习打太极,体验感极强。公园还设置了智能坐凳,提供USB充电插口和无线充电装置。


图片


桥底空间变身滑板运动场

江边更添少年活力

  随着城市发展,桥底空间迎来了变身,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健身房”“游乐场”“大舞台”。


图片


  在许多滑板爱好者心中,琶洲大桥南侧桥底的这个滑板公园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简洁的坡道此起彼伏,开放式的环境与周边的道路联通,还有头顶的大桥挡风遮雨。每当夜幕降临,桥底的亮丽灯光总能为每一次跳跃和落地增添几分灵动。

  “广州兼容并包,让所有居民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这是城市包容性的体现。”骑行时看到滑板少年的精彩表演,关鸣非常感慨,“珠江沿岸生活,不只是悠闲散步、慢跑、欣赏沿江美景,喜欢刺激和热闹的年轻人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力空间。这让更多市民愿意走出家门,在珠江边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图片


桨板激荡

珠江涌现水上运动的活力和激情

  在刚过去的盛夏,珠江上掀起了水上运动热潮。在海珠湖及周边的河涌,桨板轻轻划开平静的水面……越来越多市民爱上桨板,尽情与母亲河亲密接触。


图片


  2021年,陈诒添将自己的桨板俱乐部搬到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的海珠湖。每逢周末,俱乐部都会迎来上百名游客,只为体验招牌项目——桨板。

  在风景如画的海珠湖中玩桨板,桨板体验者既能远眺广州塔,又能一睹新落成的广州文化馆的风采,或用桨划开水面,或悠然站立,十分惬意。


图片



图片“海珠湖靠近市中心,可降低市民的出行时间成本,而且这里的环境和水质都很好,市民可以玩得很放心。”陈诒添道出了将基地搬到海珠湖的原因。

这些水上运动,不但可以让市民与母亲河进行亲密接触,同样也是对珠江水质的考验。

  近年来,广州推动水环境治理,河湖水质持续改善,对开展水上运动也有促进作用。据悉,今年1-6月,广州2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达标,17个断面水质优良,地表水水质断面优良比例85%。

依托碧道建设

逐步发展水上运动产业

  近年来,随着珠江沿岸基础设施升级,珠江水蕴含的经济潜力逐渐释放。


图片


  据统计,广州市碧道沿线现设有水上运动点14处。2021年,相关产业规模超2.34亿元,年接待量超过38万人次。全市现有龙舟运动活跃人数约5万人,水上运动潜在人数约80万人。


图片


  据了解,广州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措施。据悉,市河长办、市水务局、市体育局正在组织编制《广州市碧道水上运动产业带专项规划》方案,计划依托碧道建设按照“中心城区初见规模外围城区逐渐成形”“双向提质乡村振兴形成全市水上运动产业格局”四个阶段逐步发展广州市水上运动产业。


图片


  在海珠区初步选址石榴岗河、黄埔涌两处河段规划发展桨板、赛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其中,黄埔涌计划与珠江前航道组成约18.8公里的黄金水上赛道,主要发展龙舟、赛艇、皮划艇水上运动项目,形成广州市水上休闲运动用品产业新格局。

“珠水烟波接海长,春潮微带落霞光。”

  升级蜕变的珠江畔,市民游客常常都能欣赏到300多年前屈大均笔下的旖旎风光,还能享受到属于市民游客的共享活力空间。期待珠江沿岸有更多的幸福坐标。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