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海珠区应急管理局落实《海珠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8—2020年)》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19-10-15 19:10:00 来源:海珠区政府
分享到:
浏览量:-

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落实《中共海珠区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珠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2018—2020年)>的通知》(海委办〔201823号),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题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以加强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为主要内容,努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主题目标。坚持一年一主题,集中解决关键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党组织组织力。

——2018年以规范化建设为主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重点加强基层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加强党员评星定级管理,着力解决基层党支部设置不规范、党员教育管理不规范、党建标准不规范,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不足、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2019年以组织力提升为主题。重点构建党组党支部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健全抓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党支部领导体制不健全,党支部带头人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

——2020年以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主题。认真开展基层党支部达标创优评定,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着力解决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党建质量整体不高等突出问题。

通过3年工作,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党支部建设更加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精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党支部保障更加有力,基层党建与安全生产监管和应急处置更加紧密,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二、主要任务

精准发力,全面加强我局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组对本单位基层党建的领导,大力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2020年,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全面加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激发,自觉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

三、具体举措

聚焦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和薄弱环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基层党建各个方面,推动基层党建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一)开展铸魂补钙行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干部

1.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责任意识。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带头人要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广泛深入开展普及教育,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2.深入开展党员领导领学带学督学活动。员领导干部要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到所在党支部和基层联系点讲党课作辅导,定期开展谈心谈话,面对面帮助党支部和党员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示范带动党支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二)开展头雁培育行动,全面提升带头人队伍建设水平

3.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机关党支部书记,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4.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大轮训严格落实市、区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制度,组织党支部书记参加上级党委的集中轮训。

5.优化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文化学历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后备干部系统学历教育,教育层次向本科学历提升。

6.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管理监督。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年度考核,对不称职的给予批评教育或按程序调整岗位,情形严重的予以免职和追责,加强基层支部书记因私出国(境)管理。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加强基层支部书记任期审计。

7.建立健全基层支部书记激励机制。贯彻落实省、市的相关要求,加大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加快党务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探索解决发展出路等问题。

(三)开展党员先锋行动,发挥好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8.全面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把关作用,提高执行党员发展计划的精准度。开展发展党员工作专项检查,严肃处理弄虚作假、近亲繁殖”“人情党员”“带病入党等违规违纪问题。探索建立公开评议发展对象机制。加大基层支部发展党员工作力度,推进各基层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9.增强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行基层支部党员定期培训制度,落实外出党员年度集中教育培训,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基层党员教育工作。

10.组织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全面推行机关党员在岗佩徽挂牌。探索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拓宽党员发挥作用的路径,对在职党员,推广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突击队等做法,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对其他党员,探索设岗组队定责,合理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党员找到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

11.完善党内民主和激励关怀帮扶制度。落实谈心谈话等制度,认真做好走访慰问、因公殉职基层干部家属关爱等工作,全面增强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推进基层党务公开,落实基层党支部决策前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制度,实行党组织经费党内民主管理。

(四)开展创新提升行动,全面增强基层党支部生机活力

12.开展加强组织建设行动。贯彻执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南,展示推广主题党日活动优秀案例,组织党支部书记公开承诺,在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13.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拓展“互联网+党员教育”,打造党员教育随身课堂,积极推进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信息化、精准化水平。

(五)开展达标创优行动,以标准化规范化促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14.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对各支部设置情况进行精准摸查,严格规范党支部的设置,理顺党支部和党员的隶属关系。健全落实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

15.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基层党支部达标创优活动。

(六)开展整顿转化行动,补齐基层党组织建设短板

16.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重点整顿管党治党不力、党建工作不开展、党组织无地位、党员无活动歪风邪气盛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淡薄、不担当不作为现象突出的基层党支部

17.强化神经末梢常态化督促检查。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定向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开展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专项督查。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严重或整改不力的,采取约谈方式予以处理,并与干部绩效考核、选拔配备、评先评优等结合运用。

(七)开展红旗领航行动,以基层党建引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18.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机制,做到协商议题由党组织把关,协商过程由党组织牵头,协商结果由党组织督办。

(八)开展基础保障行动,构建精准高效的基层党建保障体系

19.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重视提拔抓党建实绩突出的优秀党员进入党支部领导班子。落实队伍建设,按照机关工作人员总数的1%2%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并加强业务指导和教育培训。

(九)开展正风肃纪行动,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0.加大基层党建财政投入力度。要切实保障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并按政策落实好党务工作者待遇。

21.系统推进基层作风建设。在基层党支部全面开展党员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警惕四风新表现,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在基层反弹回潮。

22.加强纪律教育。突出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在基层党支部严起来。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

23.开展基层正风反腐专项整治。围绕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需求,健全基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十)开展恪守天职行动,层层压实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

    24.健全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述职评议考核机制。将述职评议考核对象向基层党支部延伸,由机关单位向内设机构、下属事业单位延伸确保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专项检查与干部考察、巡察暗访等工作相互衔接、相互印证、相互通报的工作机制,从严督促整改落实。强化结果运用,评议考核排名靠后的,由局党组织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约谈,限期整改;情况严重、影响较大的予以问责。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局党组织牵头抓总,各基层党支部密切配合,落实职责分工,注意加强沟通,定期会商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二)鼓励探索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从实际出发,有序先行先试,尊重基层首创,注意发掘提炼经验和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新、巩固和发展基层党建良好氛围。

(三)强化检查监督。建立推进落实本计划情况台账,及时掌握情况,通报工作信息,推动问题整改。对工作不实、开展不力、基层党支部软弱涣散依然严重、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仍然突出的,依纪依规予以问责。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