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珠区“十三五”时期楼宇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8-01-30 10:35:10 来源:本网
分享到:
浏览量:-

各街道、区有关单位:

  《广州市海珠区“十三五”时期楼宇经济发展规划》业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区科工商信局反映。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2018年1月29日    

广州市海珠区“十三五”时期楼宇经济

发展规划


目  录

前  言 1

一、发展基础 2

(一)基本现状 2

1.总体情况 2

2.重点区域 3

(二)主要特点 5

1.特色突出,专业性楼宇比重高 5

2.品类多样,业态丰富,成长空间大 5

3.多点开发,全岛扩张,发展后劲强大 5

(三)主要问题 6

1.对楼宇经济认识不足,发展不均衡 6

2.楼宇经济市场主体本地化程度不高,层次较低 6

二、优势与不足 6

(一)主要优势 6

1.总部经济初具规模 7

2.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 7

3.创新驱动势头良好 8

4.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动力强劲 8

5.城市转型升级力度大 8

(二)不足因素 9

1.城市化水平不高 9

2.楼宇功能结构调整难度较大,限制楼宇经济发展 9

3.商业楼宇较多,但综合效益不明显 10

4.现代服务配套培育不足 10

三、总体思路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1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11

2.坚持重点突出,发展标杆楼宇 11

3.坚持统筹布局,做好规划 12

4.坚持配套强化,提升价值链 12

(三)发展方向 12

1.楼宇经济特色化 12

2.楼宇产业集聚化 13

3.楼宇企业优质化 13

4.楼宇服务专业化 13

5.楼宇配套便利化 13

(四)总体目标 14

1.规模不断做大 14

2.业态优化提升 14

3.楼宇布局合理 14

四、发展路径 14

(一)由点到面,实现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 14

(二)明确主力业态,培育特色楼宇经济 15

(三)统筹发展,盘活现有楼宇资源 16

(四)完善基础配套,优化楼宇环境 16

1.优化楼宇运行环境 16

2.完善楼宇服务设施 16

3.完善物业配套管理 17

4.完善楼宇信息系统 17

(五)强化楼宇招商,创新服务机制 17

1.拓宽招商渠道 17

2.推介特色楼宇 18

3.创新公共服务 18

(六)发展总部经济,增强区域辐射 18

1.吸引企业总部入驻 18

2.鼓励本地企业对外扩张,发展总部型经济 18

3.培育楼宇经济创新发展主体 19

4.加快总部产业链建设 19

(七)积极培育亿元税收楼宇 19

1.加强亿元税收楼宇服务工作 19

2.加强对准亿元税收楼宇发展指导 19

五、发展空间 20

(一)总体框架 20

1.总体业态布局 20

2.总体空间布局 20

(二)重点发展区域 20

1.琶洲 20

2.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 22

3.海珠湾滨水区 24

六、保障措施 25

(一)组织保障 25

(二)政策保障 25

1.注重规划引导 25

2.发挥政策导向 25

(三)服务保障 26

(四)宣传保障 26

1.拓宽宣传渠道 26

2.逐步完善楼宇信息资源系统平台 26

(五)评估保障 27

  前言

  楼宇经济是相对于农村的耕地经济、工厂的车间经济而言,以城市的楼宇为主要载体和经营对象的经济形态。它作为近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指利用城区新开发楼盘和闲置用房,以商务楼、写字楼、科研楼宇、标准厂房、城市综合体、保护建筑等(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自用房、宾馆、医院、学校等建筑)为载体,通过出租、售卖、合作等形式,从而培植新税源和新经济增长点,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

  楼宇经济是典型的都市型经济、高端型经济、产业链经济和高辐射力经济,它一般与现代服务企业和总部型经济相匹配,主要表现为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咨询业、广告策划、影视制作、网络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咨询中介公司、高科技企业、娱乐服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服务企业、交通通讯企业等国内外各类企业和公司。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抢占经济制高点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快实现海珠区楼宇经济创新发展,全面提高楼宇经济的整体实力,向空间要资源,向楼宇要效益,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一、发展基础

  (一)基本现状

  楼宇经济是集聚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企业总部的高级经济形态。它一般兴起于大中城市,是城市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的产物,它既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更是工业化后期现代服务业集聚和辐射以及产业链、价值链重组的必然结果,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和增长点。

  海珠区是广州市中心城区之一,面积90.4平方公里。2015年,海珠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85%,产业结构水平进入发达区域行列。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沃土和基本条件。

  1.总体情况

  海珠区楼宇经济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约十年左右。 “十一五”时期,以广交会迁移至琶洲以及猎德大桥建成通车等标志性事件为契机,海珠区楼宇经济进入起步阶段。 “十二五”时期,以亚运会为契机,以广州塔建成开业、新中轴南拓、海珠环岛路建设等为标志,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进入初期阶段。而2015年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的正式启动,意味着海珠区楼宇经济正进入增质提效的高成长阶段,从而也为楼宇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海珠区受益于“一江两岸三带”建设,漫长的海珠环岛岸线资源将由此开始得到重视,为海珠区楼宇经济的起飞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在此背景下,珠江后航道沿线的广州之窗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的建成,使海珠楼宇经济进入全岛均衡发展的新时期。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作为新时期广州市和海珠区重点打造的世界级创新发展平台和广州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复星、国美、唯品会、科大讯飞等一批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抢滩落户。与此同时,受利好带动,集聚区周边一些高端商务楼宇先后建成或即将竣工,如东凌总部大楼、国际媒体港、邦华环球贸易中心、赫基国际大厦、广东报业文化中心等。

  与楼宇经济发展相对应,海珠区总部经济同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效。一批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方面的企业总部正在以产业集聚的方式进入驻海珠区,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总部的进入,正掀起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大潮。截至2015年,全区共有32家市级总部企业。区重点总部企业从2013年的105家增加至2015年的127家。认定区重点企业载体商务楼宇(园区)10个,税收超亿元商务楼宇6栋。

  2.重点区域

  海珠区的商业楼宇分别集中在江西南商圈、中大布匹商圈和琶洲地区。主要有广百新一城、富力海珠城、达镖广场、长江国际轻纺城、联合交易园等。琶洲作为新规划的 CBD,起点高、规划较完善。其独有的会展经济名片效应,使琶洲地区成为大型企业总部争相进驻的热土。

  根据调查,琶洲拥有已经建成的商务楼宇20栋,占地面积约24.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约195.18万平方米。

  表1  2015年琶洲地区楼宇基本情况

  序号

  楼宇名称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写字楼面积

  (平方米)

  注册企业总数

  1

  保利国际广场(北塔)

  54212.0

  49714.0

  44

  2

  保利国际广场(南塔)

  54743.0

  50415.0

  143

  3

  南丰汇环球展贸中心

  135989.0

  31975.0

  38

  4

  中洲中心

  125930.0

  60500.0

  171

  5

  中洲交易中心

  180277.3

  57655.1

  136

  6

  香格里拉大酒店

  120926.0

  0.0

  6

  7

  广交会C区写字楼

  225242.0

  4501.0

  5

  8

  广交会展馆B区写字楼

  383135.0

  17597.0

  8

  9

  广州国际采购中心

  108336.0

  58728.0

  163

  10

  广交会威斯汀酒店

  72996.0

  69485.0

  1

  11

  保利世贸中心A-C座

  194360.0

  46873.0

  208

  12

  保利世贸中心D座

  47338.2

  42200.3

  74

  13

  保利世贸中心E座

  48726.5

  43448.1

  189

  14

  保利世贸中心F座

  11413.0

  8531.0

  18

  15

  邦泰公寓

  23854.0

  0.0

  33

  16

  琶洲新村十一号写字楼

  84036.5

  51513.8

  25

  17

  新港商厦

  19698.0

  0.0

  33

  18

  启盛科技园、琶洲科技园

  19587.0

  14585.0

  145

  19

  广州本土投资有限公司(本土设计大楼)

  8632.0

  0.0

  17

  20

  琶洲印象公寓

  32387.5

  0.0

  34

  合计

  1951819.0

  607721.3

  1491

  (二)主要特点

  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但特色突出,业态丰富,成长较快。

  1.特色突出,专业性楼宇比重高

  会展业、商贸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海珠区的特色服务业。围绕这些特色产业,形成的楼宇经济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色,尤其是会展楼宇。海珠区是广交会所在地,具备国际会展中心的基础。会展业已经成为海珠区的优势龙头产业。

  2.品类多样,业态丰富,成长空间大

  海珠区楼宇经济的业态丰富,除了会展楼宇外,还有一批特色商业楼宇,如江南西商圈的海珠城、新一城等,中大布匹商圈的楼宇式专业市场群,中大新港科技带的特色科研楼宇等。不同业态的楼宇在同一区域内集聚,有利于形成更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3.多点开发,全岛扩张,发展后劲强大

  昔日的海珠,是广州市的老工业基地。随着广州城市布局的调整以及整个城市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广州城市“南拓”以及“一江两岸三带”和海珠环岛路的开发建设,海珠区积极抓住城区产业转型的有利契机,形成了多点开发、多区联动、全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尤其是琶洲地区、新中轴南端地区、中山大学周边地区、江南大道沿线地区、珠江后航道地区,都呈现大开发和创新发展的局面。相对于广州中心城区的荔湾、越秀和天河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和区位优势,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主要问题

  1.对楼宇经济认识不足,发展不均衡

  对楼宇经济的产业属性、成长机理、重要意义、发展方向等,尚缺乏足够的认知,对楼宇经济的思考和谋划甚少,各街道对楼宇经济的重视程度不一,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的问题。

  2.楼宇经济市场主体本地化程度不高,层次较低

  近年来,海珠区内一些高端商务楼宇如达镖国际中心、保利世界贸易中心、中洲交易中心等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尽管租金较珠江新城、天河路商圈等区域的高端写字楼低,但招商工作不尽理想,入驻企业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入驻企业在本区注册的比例不高,“属地率”较低。其中创税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总部企业较少,与高端写字楼定位不相符,影响了楼宇的经济贡献率。

  二、优势与不足

  (一)主要优势

  海珠区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度大、经济密度高等优势。

  1.总部经济初具规模

  海珠区总部经济发展迅猛,并与楼宇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是形式与内涵,载体与主体的关系,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凭借特有的战略资源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或区域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化的经济形态。

  广州是较早提出会展经济的区域之一,会展产业全国领先。以此为契机,海珠区形成了以会展业为龙头,商贸、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意为支撑的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带动人才、信息、资金的大量集聚,吸引了一大批总部企业和机构入驻,较好地提升和拓展了海珠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强了经济辐射能力和影响力,为推动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现代服务业长足发展

  海珠区积极适应新常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以会展业为龙头,商贸、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意为支撑的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近5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9%。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具有现代服务业占地面积小、高知识和高技术含量的特点,符合土地资源有限、地价昂贵的中心城区发展楼宇经济的要求。第三产业比重达8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2.7%,达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具有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条件。

  3.创新驱动势头良好

  海珠区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海珠创新岛。研究制定促进创新发展的“1+1+N”政策体系,扶持创新企业快速成长。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93家,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178家。以建设中大国际创新谷为契机,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创新产业,带动周边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极大地激发了楼宇经济的活力,优化了城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为海珠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4.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动力强劲

  海珠区积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全力配合省、市推进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与国际会展业、会展配套的高度关联性,引导集聚电子商务研发、支付、营销、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高端要素,目前已吸引了腾讯、阿里、复星、国美、小米、YY、唯品会、环球市场等企业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强大的区域辐射能力,必将成为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增长极和引擎。

  5.城市转型升级力度大

  国家、省、市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为海珠区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广州市谋划 “三中心一体系”、“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黄金三角”等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了海珠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地位。未来五年,海珠区将以全面建设“国际展都、广州绿心、文化名区、幸福海珠”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岛为契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信息型、高端型、创新型产业。通过楼宇经济这一现代服务业的高级综合形态,可在城市经济的框架内将现代服务业提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海珠区现存的大量专业批发市场、旧厂房来说,楼宇经济是一种效益更好、管理效率更高的替代形式,更符合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  

  (二)不足因素

  城市经济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受资源约束、环境保护、城市扩张、国际环境、重大项目的实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海珠区的楼宇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正面临着这些因素的作用。

  1.城市化水平不高

  随着海珠“三旧”改造的不断提速,各街道的楼宇硬件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着一批城中村,城市化水平较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对环境和服务有较高的要求,部分楼宇发展板块距市中心有一定距离,周边基础配套仍不完善,与其他区块相比,还有诸多差距,在发展楼宇经济上竞争力不强。

  2.楼宇功能结构调整难度较大,限制楼宇经济发展

  海珠区西部老城区,新增楼宇的空间较小,由于现有楼宇的所有权结构复杂及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相对固定,要调整楼宇的结构和提升楼宇的功能,难度相对较大、成本较高,制约楼宇经济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运行。此外,现有重点楼宇入驻率高,楼宇业主及其运营单位调整楼宇业态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调整入驻重点楼宇的企业结构,特别是减少批发和零售业的比重难度较大。

  3.商业楼宇较多,但综合效益不明显

  海珠区内楼宇经济中,大型专业市场占有一定比重,而这些专业市场主要是低层次的商业贸易市场,并非由商务楼组成的高附加值的楼宇经济,缺少互补协调的功能,难以形成楼宇之间的协同效应。

  4.现代服务配套培育不足

  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要求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但海珠区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其发展要求相差较远。目前还少有规模较大的银行、证券、旅行社、保险、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区设立总部,中介、广告、网络服务等行业的企业户数虽然不少,但普遍规模不大,档次不高,仍处于“小、散、杂”的阶段。文化体育娱乐场地不足,如音乐厅、体育场、图书馆等设施,远少于实际需求量。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增加优质载体资源和培育优质楼宇为重点,以总部大厦为重要抓手,按照扩大数量、优化存量的发展思路,实施筑巢引凤、存量盘活、优势带动、提质增效等策略,大力改善楼宇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十三五”期间,优先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相关产业的楼宇经济,重点推动楼宇经济在琶洲岛、中大国际创新谷及南中轴、海珠湾三大板块的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实力凸显、特色鲜明、布局科学的现代楼宇经济体系,使之成为海珠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并建设成为广州市楼宇经济发展强区、华南最重要的高端商务集聚区之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从发展规划、公共平台建设、配套设施完善,以及深入街区服务等方面加强政府指导,改善楼宇经济发展环境。区街联动,调动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积极性,政府、企业、商会形成合力。

  坚持市场主导,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市场的供求信号和价格杠杆,调节优化楼宇经济业态。

  2.坚持重点突出,发展标杆楼宇

  在综合分析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现有基础和未来需求的前提下,明确海珠区楼宇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三力合一”的作用。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升楼宇档次和管理水平,扩大精品商务楼宇规模,吸引高端企业进驻发展,增强商务楼宇的产业辐射带动效应以及经济社会效益。

  以会展业、商贸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主导产业为主要方向,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标杆楼宇。通过标杆楼宇的示范带动,引导全区商务楼宇实现转型升级和质量提升。

  3.坚持统筹布局,做好规划

  摒弃遍地开花、见缝插针的旧模式,着眼于规范开发、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力,依据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布局,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人文环境和社区环境等经济社会因素,按照多核多中心、多级多功能的原则,形成点线结合、功能错位、配套科学、便利快捷的楼宇布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楼宇经济的集聚发展,进一步拓展产业集聚空间。

  4.坚持配套强化提升价值链

  夯实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楼宇经济综合性服务平台、物业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为商务楼宇业主、物业管理公司和入驻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切实提升运行效率、减轻运作成本。加快市政设施改造,完善商务楼宇周边的交通、停车、信息网络、生活设施等硬件配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软环境建设,提升楼宇的价值链。

  (三)发展方向

  1.楼宇经济特色化

  楼宇经济的发展要突出海珠区的区位条件、经济特征、产业优势以及城区功能,体现鲜明经济特色。重点发展与商贸业、会展业、科技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相关的楼宇经济。

  2.楼宇产业集聚化

  整合资源,培育楼宇品牌,依托专业化、特色化楼宇的优势和影响力,吸引同产业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大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商务楼宇集群。

  3.楼宇企业优质化

  通过不断提升楼宇品质,营造国际化的营商条件,吸引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进驻。同时,加大对总部企业,以及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物流中心、财务中心等高端功能性机构组织的招商力度,鼓励高端产业机构组织进驻楼宇。

  4.楼宇服务专业化

  创新楼宇服务方式,提升楼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同时,不断优化发展楼宇经济的政府工作机制和手段,将政府行政服务和政策支持延伸拓展至单个楼宇,不断强化个性化服务和“一站式”服务。

  5.楼宇配套便利化

  要从城区整体规划的角度,系统推进楼宇配套设施建设,探索以楼宇为节点的立体空间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的楼宇配套服务系统,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经营服务环境和具有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

  (四)总体目标

  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相结合,力争至2020年初步建立起层次完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楼宇经济业态体系,使海珠区成为广州市楼宇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华南地区重要的高端商务集聚区之一,成为新时期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规模不断做大

  至2020年,全区重点商务楼宇入驻率保持在80%以上,年税收亿元以上的楼宇数量达到20座。

  2.业态优化提升

  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吸引龙头企业的全国性或区域性总部来海珠区落户和发展。基本形成楼宇载体水平较高、发展定位特色明显、产业集聚优势凸显、楼宇布局配套科学、经济引领功能突出的楼宇经济体系。

  3.楼宇布局合理

  建成特色突出、点线面结合的楼宇经济空间网络;各业态之间、楼宇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之间的联动机制通畅有效。

  四、发展路径

  (一)由点到面,实特色服务业集聚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专业招商、特色招商等,有意识地促进相同或相关业态在某一幢或某一区域楼宇内集聚,以产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立足海珠区位特点、产业基础与科技文化资源,引导关联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落户,加快产业集聚,形成创新产业集群,打造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世界级创新平台,成为广州创新的标杆。加强穗港澳会展产业合作,促进三地会展融合,引进世界名企、名展、名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推动总部经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端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增强楼宇经济的总部效应。依托新港路沿线科研院所建设科技楼宇,引导科技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二)明确主力业态,培育特色楼宇经济

  根据《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对海珠区“构建以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和商贸服务业为主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海珠生态城,打造国际展都、广州绿心、文化名区”的发展规划,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主力业态可确定为商务商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商务与互联网产业、科技研发产业,并鼓励发展金融业、酒店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等特色功能和综合功能业态。

  进一步明确海珠区总部经济的特色和个性定位,健全总部企业政策框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快高级商务写字楼等总部经济载体建设,构筑良好的营商环境。结合“三旧”改造腾出用地空间,按照城乡规划要求,推动旧厂房向创意设计转型发展,加快商务楼宇建设,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引导商务楼宇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现代化的商务楼宇。同时,结合我区产业优势,建设一批特色楼宇,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三)统筹发展,盘活现有楼宇资源

  从楼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出发,抓住海珠区城市有机更新的契机,积极争取工业企业搬迁地块调整为商业商务、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等综合用地,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引入市场资本,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的改造原则,利用“三旧”改造、“微改造”等政策释放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各类物业,加快置换速度,盘活现有物业资源,优化入驻企业结构,加大优质企业引进力度,增强楼宇空间的利用率。

  加大城区闲置楼宇资源的整合盘活力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物尽其用,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同时利用我区大力推动“三旧”物业改造的契机,充分挖掘空置厂房的内在潜能,改造为商业商务、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等综合用地,推进楼宇增量扩容,实现楼宇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完善基础配套,优化楼宇环境

  1.优化楼宇运行环境

  根据商务楼宇的功能定位,鼓励商务楼宇争创优质工程,完善楼宇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区”和“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抓手,将楼宇周边环境整治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改造规划,加强道路两侧立面整治,完善商业区步行系统,营造舒适的商务环境。

  2.完善楼宇服务设施

  重视商务楼群的业态布局,合理调整周边业态,适当配套商务休闲娱乐设施,构建商务休憩中心,配套建设酒店式公寓、商务酒店等商务设施,营造良好的商务氛围,丰富楼宇经济内涵,促进商务楼宇与商圈的互动发展。

  3.完善物业配套管理

  注重入驻企业的商务办公服务需求和特点,提供基本物业服务,开展专业化商务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实现高效物业管理,提升商务楼宇管理品质。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写字楼物业管理顾问公司,大力培育、引进具有一流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设立专业商务管理中心。

  4.完善楼宇信息系统

  完善并及时更新楼宇资源信息数据,加强数据整合,不断完善楼宇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共享,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支持单个新建楼宇配套高端智能化系统,鼓励楼宇业主改造、提升正在使用楼宇的智能化系统,实现楼宇的现代化管理。

  (五)强化楼宇招商,创新服务机制

  1.拓宽招商渠道

  紧抓楼宇这个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发挥中介招商效用,针对性地引导行业集聚发展,突出特色招商,逐步形成一批特色商务楼。采取“一楼一团队”、重点项目实施推进组等形式,引进总部企业和其他创新型企业。突出知名企业的引导示范作用,实现以商招商。

  2.推介特色楼宇

  根据楼宇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我区楼宇发展特点,筛选一批楼宇项目,加强楼宇的整体包装策划,利用多种媒体及时发布商务楼宇的功能定位、空置状态和入驻企业信息。

  3.创新公共服务

  坚持从强化政府服务入手,为企业的发展营造最佳的环境。鼓励建立楼宇综合服务中心,探索楼宇社区化服务,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等“五进楼宇”,将企业找服务转变为政府送服务,真正实现政府服务企业的“零距离”。

  (六)发展总部经济,增强区域辐射

  1.吸引企业总部入驻

  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其它地区大企业集团设立区域性总部,大力吸引知名企业的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财务总部等职能总部,积极培育跨国公司总部楼宇、民营企业总部楼宇、高科技企业总部楼宇等,努力打造海珠区总部经济中心。

  2.鼓励本地企业对外扩张,发展总部型经济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一批立足海珠区并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大型、特大型企业总部,鼓励这类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总部与生产分离,到国内其他地区和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分公司,开发外地资源。

  3.培育楼宇经济创新发展主体

  积极响应广州市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要求,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类创新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园区和孵化器的建设,高起点建设特色园区,集聚形成特色各异、潜力巨大的中小企业集群,成为创新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成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有效主体。

  4.加快总部产业链建设

  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科技创新集聚区,为总部企业入驻提供空间;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商务商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科技研发产业;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在中小企业与我区企业总部间建立协调机制,促进中小企业与企业总部在人才、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协作,构建总部经济产业链。

  (七)积极培育亿元税收楼宇

  1.加强亿元税收楼宇服务工作

  区内相关部门与街道协同合作,采取上门拜访、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亿元楼宇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各部门职能,根据楼宇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切实增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服务的主动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2.加强对准亿元税收楼宇发展指导

  对年税收 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楼宇,具备发展潜力的相关楼宇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准突破口、增长点和发展特色,采取“腾笼换鸟”、“盘活闲置物业”和规范入驻企业管理等方法,支持其加快引进一批优质企业,提高楼宇经济规模和产出效益,增强辖区税收亿元楼宇的经济实力。

  五、发展空间

  (一)总体框架

  1.总体业态布局

  “十三五”期间,海珠区的楼宇经济发展以打造体现广州城市核心区功能的国际贸易门户、国际创新岛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会展商贸、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支柱产业实现总部经济集聚,提升高端商务服务水平。

  2.总体空间布局

  根据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前景,“十三五”期间,全区楼宇经济空间总体布局的战略框架为:以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为龙头,琶洲、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海珠湾滨水区为支撑。

  (二)重点发展区域

  1.琶洲

  琶洲是广交会场馆所在地,是广州“一江两岸三带”的东部门户地区,更是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区。琶洲代表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的形象和高度。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构成“一江三城”,一起形成代表广州未来的 “一江两岸的泛CBD”,是南中国经济最活跃、总量最大的地区,是广州最具活力、动力和魅力的经济引擎。因此,“十三五”期间,琶洲岛仍然是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

  (1)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十三五”期间,海珠区楼宇经济发展的重点是琶洲西区,琶洲西区的核心区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以下简称“集聚区”)。

  发展定位。琶洲西区地处琶洲岛,东至华南快速、南临新港东路、西接黄埔涌、北至阅江路,总用地面积158.9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2.98,总建筑面积473.4万平方米。集聚区位于琶洲西区西北部,毗邻城市新中轴线和珠江交汇处,紧邻广交会展馆,与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隔江相望,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金融、人才、科研要素集聚,是广州市科技创新走廊与重点城市功能板块、创新板块和重大交通枢纽中心。集聚区规划定位是发挥与国际会展业、会展配套的高度关联性,引导集聚电子商务研发、支付、营销、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高端要素,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总部企业落户,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围绕规划目标,加快培育发展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总部经济,打造融合高端总部、技术研发、现代服务为一体的总部楼宇集群。

  (2会展商贸集聚区

  “十三五”期间,继续优化完善会展商贸集聚区,即中区,打造会展楼宇集群。自2002年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落户海珠区琶洲岛,2008年广交会整体搬迁至琶洲以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琶洲国际会展商务区功能不断成熟,已成为全国会展商务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中2区是会展配套和总部区,重点发展会展配套功能,是国际会展区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随着琶洲会展商务区的配套完善的不断完善,正形成良好的办展、办公和营商环境,吸引一批会展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特别是吸引国内外知名办展企业进驻琶洲,带动一批总部企业落户我区。同时,进一步引导保利国际广场、中洲交易中心、保利世界贸易中心、南丰汇环球展贸中心等写字楼优化入驻产业结构,着重引进创税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会展企业。

  2.中大国际创新谷和南中轴

  (1)中大国际创新谷 

  “十三五”期间,海珠区将进一步发挥中山大学的科技创新推力,参照国际硅谷和国内中关村,打造广州中央创新区之心,实现创新楼宇集聚发展。

  计划引进移动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识别、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纳米级芯片、基因工程、生物和健康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等“专精特新”类产业集群,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分享经济新模式,培育海珠区新经济生长点,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创新集聚发展区,构筑海珠区科技创新楼宇集群。

  随着创新发展进程的推进,传统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中大布匹商圈的转型升级也成为整个海珠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工程。“十三五”期间,在全面推进“中大国际创新谷”建设的同时,结合中大国际创新谷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深化推进中大布匹商圈的创新与转型升级,使之围绕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以及创意研发等方向,强调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使创新业态形成创新谷的重要支撑。同时,以广州联合交易园为基础,做强做大服装展示、设计行业,延伸中大布匹纺织服装产业链。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使中大布匹商圈从传统的专业批发市场转型为总部型商贸创新商务楼宇集聚区和科技服务创新总部楼宇集聚区。

  (2)南中轴创新产业带

  “南中轴”指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北起广州塔,南至沥滘海心沙,长约6.4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随着中轴线南延的拓展及两翼建设的展开,这一片区已经正快速成长为广州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创新集聚区和高端商务区。目前已经有广州塔、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珠影蓝谷影视创意园等文化创意载体,“十三五”期间,“四馆一园一场”(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广州科学馆、广州文化馆和岭南大观园、岭南广场)建设将开面启动,它的建成,将意味着新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的基本形成。

  同时,依托国家级广告产业基地广州国际媒体港,并依托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四馆一园一场”等文化载体,可以推动广告设计、动漫制作、影视制作、媒体运营等文化传媒总部企业集聚,打造文化传媒产业基地,形成华南最具特色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集聚区。

  3.海珠湾滨水区

  (1)广纸新城:打造滨水休闲旅游商业创新集聚区

  广纸新城整体定位为“广佛活力港,海珠西引擎”,是海珠区未来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将重点发展三大产业集群:一是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重点项目有:创意街区、工业遗产体验区、南方国际传媒基地;二是高品质滨水休闲生活港湾,重点项目有:体验性购物中心、观光娱乐、游艇码头、国际滨水景观;三是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基地,重点项目有:总部基地、电子商务联盟、全球物流集控中心、产业与技术服务中心。

  “十三五”期间,海珠湾滨水区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广纸新城的起步区。该起步区南临珠江后航道,西接石岗路,东临石溪涌、北临石溪村。该区域主要建设超高层临江写字楼群,配套大型购物中心、大型亲水商业广场和五星级酒店,使之形成高级商贸商务区,打造海珠区楼宇经济的第三增长极。

  (2)中交南方总部基地:打造服务外包总部集聚区

  “十三五”期间,海珠湾滨水区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推进的项目是中交南方总部基地项目。该项目位于在广州市海珠区新城市中轴线南段端点西侧,沥滘村南部,南临珠江后航道,东侧为规划中的南海心沙岛。该项目为广州市重点工程,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广州市富有特色的新地标性建筑。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适宜发展与交通、设计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因此,“十三五”期间,应加大中交南方总部基地招商推荐力度,打造以交通设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为特色的服务外包总部企业集聚区。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工作管理体系,加强责任单位间的协调,集聚各部门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相关部门细化管理职责,加强对楼宇经济发展的指导,及时了解楼宇经济运行动态,解决楼宇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楼宇经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政策保障

  1.注重规划引导

  结合我区规划定位和区域功能布局,通过打造不同形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认真研究楼宇项目的经营业态、经济效益,编制出台楼宇经济规划,合理引导楼宇业态集聚。对规划、建设中的楼宇,积极引导业主规划楼宇发展定位。对已建成招商的楼宇,发现其业态和规划定位不符的,引导其逐步调整。

  2.发挥政策导向

  进一步梳理政策体系,切实发挥好政府引导力作用,加强对业态、业主和入驻企业三大楼宇经济要素的政策扶持,提高入驻企业的实力和水平。鼓励打造特色商务楼宇,积极引进总部企业、上市企业、文化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入驻楼宇。

  (三)服务保障

  全面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动工、早建成、早收益,产业集聚效应尽快显现,加快区域发展成熟度。

  树立“服务引商、服务安商、服务留商”的理念,创新楼宇集群管理服务新模式,健全服务楼宇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对楼宇入驻企业的服务。完善服务配套,不断优化楼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打造一批高品质、现代化、智能化的商务楼宇。

  筹建琶洲政务服务中心,逐步将区属国土、规划、建设、工商等政务窗口服务移至政务服务中心,整合企业注册登记、建设工程并联审批等30多项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并为重点企业、项目提供以网上办事为主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琶洲地区24小时O2O政务服务模式。

  (四)宣传保障

  1.拓宽宣传渠道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宣传画册等各种载体,结合省、市组织的各类论坛、招商洽谈会等活动,加大对海珠发展楼宇经济区位优势、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宣传推介力度。

  2.逐步完善楼宇信息资源系统平台

  以琶洲为示范,推进楼宇信息资源系统平台建设。一是要尽快引入三维地图进行直观全面的展示;二是要将现有的琶洲楼宇一张图完善并拓展实现全区楼宇一张图;三是要实现楼宇经济一张图与网格化平台的对接。

  (五)评估保障

  加强对决策的执行评估,通过指标监测和工作总结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重点突出与全面评估相结合等方式,客观、准确地掌握和评价决策的执行效果,确保各项决策有序实施,研究决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调整决策内容,确保决策的执行效果。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