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海珠区民政局关于对海珠区政协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第30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08-31 14:57:00 来源:海珠区政府
分享到:
浏览量:-

何素、罗日珊委员:

你们联名提出的《关于将海珠区龙潭村纶生白祠堂改建成慈善博物馆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区文广新局区国土规划局、区湿地办等会办单位的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建立慈善博物馆的必要性

海珠区有着深厚的慈善底蕴,素有行善积德的传统,人人慈善的氛围蔚然成风。据记载,在广州慈善史上,龙潭村的白纶生一生乐善好施,创立了近代广州最早的善堂,经常对贫民赠医施药,多次捐资公益事业,深受社会尊重。清光绪十七年,光绪皇帝下旨为湖南水灾捐出巨额善款的白纶生建立题有乐善好施的牌坊成为广州地区唯一的皇帝为表彰热心公益事业者而恩准兴建的建筑,并与富有岭南建筑艺术特色的白纶生公祠一起成为广州人民寻根溯源的慈善文化地。当前,海珠区各项慈善事业发展良好,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一,慈善标志广泛覆盖,慈善理念深入社区、学校和家庭。在海珠善时代打造一个可以凝聚社会爱心资源,传承优秀慈善传统文化,服务当代民生福利的慈善综合性地标显得非常必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第八十九条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以及《博物馆管理办法》第三条国家扶持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鼓励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博物馆规定,提案中关于将纶生白公祠改建成慈善博物馆的理由充分,能够将文物保护单位的社会功能与公益慈善的促进发展相融合,有利于提升文物管理水平,弘扬慈善先进文化,创建综合性慈善地标,符合文物建筑开放应遵循正面导向、注重公益、促进保护、服务公众的原则。

二、建立慈善博物馆的可行性

提案分别从建设模式、主要功能、陈列事迹、成立基金四个方面提出筹建办法,具备了较强的指导性,指明了筹建的方向。我局联合会办单位认真对照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业务实际,进行了多次的资料查询、实地调研以及座谈交流。现将相关情况具体回复如下:

(一)建设模式。提案提出,我区可学习宁波爱心城市公益地标——善园的建设模式,将圣旨牌坊、龙潭村沿河的黄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仿古建筑、小桥流水、百年细叶榕等元素融为一体,并将村对面的湿地公园融入慈善地标的建设。据查询,善园由宁波市鄞州区政府与民间公益团体共同打造,是以宁波帮杰出代表严康懋慈善建筑群为核心修缮而成,以弘扬公益慈善文化为主旨,重点体现义乡文化的传承,集展示、体验、参与于一体,兼具浏览、休闲、教化之功能。善园作为国内首家公益慈善综合体,其历史风貌、建筑布局、生态环境与龙潭村十分类似,对于我区筹建慈善博物馆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经研究,可借鉴其建园模式,将圣旨牌坊、纶生白公祠、仿古建筑等村内的慈善资源进行整合,重点培养当地慈善文化品牌,展现白纶生公祠的岭南特色建筑风格,弘扬慈善家乐善好施的大爱精神,将慈善博物馆打造成为广州的慈善枢纽。

(二)主要功能。提案提出,将慈善博物馆融入湿地公园慈善地标建设,建立志愿者广场,体现海珠湿地慈善文化特色据区湿地办研究,根据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要求,湿地公园应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基本要求出发,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湿地景观、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最大限度维持区域的自然风貌。根据《广州湿地保护规定》中海珠湿地保护特别规定要求,其对海珠湿地规划、保护范围、永久保护、建设控制要求等内容作了特别规定,强调要将其纳入广州市生态红线及生态控制线范围,确保海珠湿地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严禁将海珠湿地内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综合上述,建议志愿者广场选址,区湿地办也将大力弘扬湿地志愿服务理念,围绕湿地保护需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打造湿地志愿服务平台。

此外,提案中建议,在纶生白祠堂中建立公益阵地,从宣传慈善理念、提供公益场所、加强政社联动、办好慈善文化论坛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海珠区公益慈善类组织众多,目前共有社会组织65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563家,社会团体91业务领域涉及民生和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并拥有注册志愿者7.6万人,超过3000支志愿服务团队,各类慈善标志共32个,“慈善海珠,人人参与”的氛围逐渐形成。慈善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慈善环境,引进公益组织管理,建立公益阵地,既能为进驻组织提供良好的培育场所,又能妥善解决博物馆日常管理经营问题,相得益彰。在日后发展中,拟以慈善博物馆为依托平台,由政府部门联动公益慈善组织、志愿者、社区居民、爱心企业等慈善主体,围绕慈善博物馆特色主题开展游览、体验、服务等活动,共同走出一条政府搭台引领、社会组织运作、市民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

(三)陈列事迹。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条例》规定,设立博物馆应具备相应数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资料,并能够形成陈列展览体系。提案提出,慈善博物馆内建议展陈白纶生的慈善事迹、近代以及当代辖区内的爱心人士和企业事迹。据悉,近两年,广州深化开展羊城慈善为民创建全国慈善之城活动,推出 广州慈善捐赠榜广州慈善影响力榜广州慈善歌曲榜三大慈善荣誉回馈榜单,评选年度广州慈善企业、人物、组织、项目2016年、2017年共有656家单位、496名个人上榜涵盖了众多慈善人物、慈善企业、慈善组织相关事迹,较好代表广州本土慈善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对白纶生大慈善家的传承和发展。经初步研究,将白纶生与现代慈善家、慈善企业等慈善事迹进行梳理总结,以形成较为完整的广州慈善发展史陈列材料。   

(四)成立基金。提案建议设立慈善博物馆发展基金,以扶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博物馆管理办法》、《博物馆条例》规定,申请成立博物馆需具备办馆资金和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国家鼓励设立公益性基金为博物馆提供经费,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在拓展筹建资金渠道方面,我局积极协商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区文广新局、华洲街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议、查阅文件依据、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深入研讨,拟通过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经费支持、本级政府专项经费支持、慈善项目定向资助社会募捐资助、公益创投等渠道共同解决慈善博物馆办馆资金以及日常运营经费的问题。目前,广州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慈善标志创建工作,对我区计划筹建慈善博物馆更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经初步协调,广州市民政局拟以项目资助的方式资助筹建经费10万元。

筹建慈善博物馆是打造广州慈善文化枢纽,擦亮海珠慈善品牌特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慈善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你们的建议对进一步做好我区慈善标志创建工作、传播先进慈善文化促进我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联合相关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博物馆法》等法律法以及省、市、区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拟经省文化厅同意批准后结合我区慈善工作实际,依法依规推进“慈善+博物馆”建设,将其纳入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融入广州创建全国慈善之城整体发展战略,打造广州首个公益慈善综合体

今后,我们将立足慈善博物馆平台,通过多项促进措施着力提升海珠慈善文化影响力,推动提案建议实施,确保海珠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继续走在全市前列。一是挖掘传播本土慈善文化。坚持在中国传统节日、博物馆开放日等节点融入慈善元素,在博物馆内开展“慈善沙龙”、“慈善文化讲坛”、“慈善故事展览”等形式多样的“慈善+新意”惠民活动,大力推广慈善文化。二是开发慈善文化产品。根据慈善博物馆的特色,开发市民喜闻乐见的慈善文化纪念品,推动广州慈善歌曲、慈善吉祥物等慈善文化标识融入博物馆的日常运营,提高慈善标识普及度。三是鼓励和发展博物馆志愿服务。建立海珠区公益孵化中心,鼓励公益慈善组织进驻服务,支持进驻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开展博物馆日常经营,打造一支博物馆志愿服务队伍。

以上为提案办理结果的回复。感谢你们对我区慈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海珠区民政局

                                                                                                                                                                                  2018813

 

主动公开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