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珠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56号的答复
黎颖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本区地广人多书馆少矛盾,增加区内文化活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统筹谋划我区公共图书馆事业,从多层面明确政府保障投入,公共图书馆发展结构逐步优化,服务效益持续大幅提升。但我区是老城区,土地资源有限,人多馆少矛盾仍然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为抓手,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多方投入,统一管理,开放共融,创新惠民”的基本原则,推动图书馆分馆建设,创新图书服务方式,发挥志愿者力量,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多元化、社会化、公益化发展。
2018年海珠区图书馆图书外借册数、进馆人数双双突破百万大关,各类阅读活动参与人数突破16万人次。馆内各项服务指标和服务效能在我市老城区中均名列前茅。
一是着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我们指导街道建设图书馆分馆,同时撬动社会力量,加快推进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仅在2019年上半年,海珠区图书馆新建了5家分馆,分别是民艺设计分馆、同创会FDC分馆、省广G+分馆、琶洲建设者之家图书服务点、官洲分馆。其中,官洲分馆的建立,大大填补了官洲街道地处偏远,城乡结合而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空白,为广大本地居民和外来工子女提供了优质的图书资源。同创会FDC分馆、省广G+分馆、琶洲建设者之家图书服务点这3家分馆均处于海珠区东部,大大缓解了海珠区东西部文化资源建设不平衡的现状。截至目前,海珠区共建成27个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点),包括海珠区图书馆(宝岗馆)、海珠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樱花馆)、13个街道分馆,10个与社会力量合作型分馆(服务点)以及2个拥军服务点,全部图书馆总分馆与市、区图书馆均已实现通借通还。下半年还将新建3家分馆:海珠区联合教育城分馆、智汇分馆、琶洲分馆。预计到2019年底,海珠区图书馆总分馆将覆盖城乡接合部、外来工集中地区、偏远学校等区域,为市民和学生打造十分钟“海珠阅读圈”提供极大便利。
二是创新图书流通方式,优化服务效能。走出固有馆点局限,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范围,加强与学校共建服务点。自2018年开始,海珠区图书馆启动流动图书服务项目,先后在北山小学、瀛洲小学、土华小学等5所学校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每周三,用物流书车分别运送2000册新书好书到流动图书服务点,为这些地处偏远图书资源有限的学校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去年至今共计为在校学生办理图书阅览证近4千张,图书进校园23次,各类阅读活动进校园20次,服务区内中小学生近3万人次,累计配送图书到各学校服务点近4万册。
三是发挥志愿者力量,提升服务质量。海珠区图书馆与海珠青年志愿者协会深入合作,志愿者已参与到图书馆各个部门的业务工作中。去年至今,参与到图书馆管理、服务、活动开展等的志愿者人数达1.4万人。志愿者的加入,为图书馆全面开展图书借阅、阅读文化宣传、主题活动持续性推进以及总分馆的持续性运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是积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扩大服务效益。开展专题讲座,牢筑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海珠区图书馆作为广州社科联基地,自2017年以来陆续承办4届广州学术季系列活动,邀请党史专家、文化名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截至目前,累计承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文化系列讲座16场,“廉洁文化教育系列活动”讲座16场。来馆听讲人数累计超过5000人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此外,区图书馆进一步丰富讲座内容,2019年陆续举办了“公益讲座进校园:阅读改变人生——作家安武林分享会”“阅读与写作齐飞——作家苏梅阅读分享会”等文学类讲座以及“探秘恐龙时代的远古世界”科普类主题讲座。开展多样化文化活动,扩大读者覆盖面。针对幼儿读者开展“绘本故事坊”“玩具图书馆”“大师趣味剪纸坊”等活动;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开展“2019海珠读书月”系列活动;针对老年读者,于重阳节期间举办“敬老月”阅读推荐活动、“九九重阳共敬老”成语竞猜活动等。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挖掘书画人才。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协办“十香园杯”少儿书画创作大赛及获奖作品展;2017年组织区内读者制作图画书故事衣,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国少年儿童‘图画书故事衣’创作大赛”,并荣获全国成人组一等奖、全国优秀指导奖;2018年组织读者参加了“我爱图画书”故事讲述大赛及“畅想美丽广州”手绘地图大赛;2019年组织区内相关学校参加“喜‘阅’新一代”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多名学生荣获各类奖项。
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