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类
海教函〔2018〕106号
林黎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建设我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海珠教育事业发展的热切关注与积极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您所谈到的问题基本切合我区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初中毕业生升读省、市、区属示范性高中的比例保持高位。随着人民群众对示范性高中学位需求的日益增长,加大力度建设我区示范性高中,提升我区示范性高中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既是我区促进区域教育从“一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满足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诉求的有力回应。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基于我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示范性高中学位不足的实际情况,我区将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一)再建一批示范性高中。我区拟在2018-2020年间,将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建为广州市示范性高中;同时,全力扶持、高标准推进中大国际创新谷配套示范学校和琶洲国际学校等新学校的建设工作。同期,我区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现有学校的综合改扩建工程,指导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创建特色项目,软件、硬件两手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继续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二)以特色学校建设提升学校品牌发展水平。以现代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为指引,聘请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以及名校长、名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帮助学校整体构思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思路,通过指导学校提炼特色主题、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中小衔接协作、科研课题带动推进、组团协同发展等方式,加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力度,同步创新特色项目活动,建设富有文化意蕴的校园环境,整体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及品牌发展水平。
(三)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建设“优质学校群”。深入推进广州南武教育集团和广州五中教育集团等办学模式的改革,重点实践集团文化构建、管理机制搭建、课堂教学实践、教师常态流动、骨干培训交流、信息数据互通、改革成果共享等,促进集团成员校深入融合,提高教育集团整体实力。我区将在扶持、保有本区学校品牌的基础上,引进省市优质学校品牌,盘活现有基础教育资源,鼓励、支持优质学校通过接管周边相对薄弱学校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扩充学位;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形式,加快建设区域“优质学校群”。
创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非一朝之功,我区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全区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和效益、增加我区示范性高中学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
感谢您对海珠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海珠教育工作多提宝贵建议或意见。
此复。
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
2018年5月14日
(联系人:张琳;电话:8918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