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法治建设决策部署一体化贯彻落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扎实推动数据产业培育、数字治理增效、数智服务提质等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细,为推进海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一、健全组织制度保障,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一是强化法治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重点内容,把《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必读书籍作为案头卷,共开展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超20次,进一步强化法治以及依法行政理念。二是健全法治建设推进机制。局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根据“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普法节点,丰富局内普法宣传形式,带头参加学法考试,局参考率、优秀率均为100%。坚持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局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推动全面依法治区2024年工作要点中涉局10项任务落实落细、按期完成。将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以述法促履职。三是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法律顾问管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制度规定,发挥局法律顾问在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签订项目合同、办理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案件、开展法治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化解法律风险。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件,政协委员提案17件。
二、全面依法履职履责,扎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一)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牵头“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审批提效、政策优化兑现两项专项行动并相应印发实施措施。在落实审批提效上,编制《海珠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开展市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类政府规章评估工作。全区184项事项可容缺容错受理,可“免提交”纸质材料的事项超1600项,落地实施覆盖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出生、入学、社保、退休等高频业务的13个重点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将由市实施的26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落在海珠通办。在推进政策优化兑现上,推动市统一部署的“穗政通”政策兑现平台在我区落地应用,赋能政策发布、解读、受理、审核、公示、拨付等各个环节,切实提升政策服务质量。将分布在11个单位的101项惠企利民政策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范畴,推动实现政策兑现事项动态清单化管理。二是发挥琶洲分中心在场地支持、业务协作、数据融合等支撑作用,推动成立海珠为侨法律服务中心(海珠涉侨政务服务中心),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打造能提供国内民商事律师义务咨询、仲裁、调解和线上公证办理、法院智能化诉讼服务、线上法律援助申请以及合规性法律指导服务、税务服务、劳动争议仲裁调解等九大服务及涉侨政务服务的“一站式为侨法律服务和涉侨政务服务超市”。
(二)政务公开高效便民,提升公众法治获得感。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多形式、渠道推动涉企便民政策措施主动公开、生动解读,开设“海珠区政务直播间”,场均在线收听收看人数超25万,工作经验被写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务公开发展报告(2024)》宣传推广。落实“应公开尽公开”原则,依法依规开展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1—12月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49件,有效保障公众知情权。
(三)扎实提高热线效能,提高法治建设满意度。扎实提高热线效能,提高法治建设满意度。运用大模型技术持续提升12345热线智能化应用水平,实现群众诉求精准转办、高效办理,切实提高工单处理质效。2024年转办12345热线工单33万件,按时办结率100%。
三、创新护航安全发展,支撑建设有为数字政府
(一)深挖数据要素潜能,促进数据合规流通利用。完善数据要素顶层设计,印发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强化信息化项目一体化协同管理机制等系列文件,加大数据共享开放力度,撬动各类数据开发利用、流通赋能;编制发布《数据经纪人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团体标准,实现对数据经纪人综合能力科学化、系统化和可量化评估。启动“琶洲论数”数据要素主题论坛,建设广州市数据要素产业协会海珠工作站,配合完成市数据要素企业登记入库(第一批)工作,推动区数据产业招商引资、供需匹配、培训辅导、政策宣贯等工作,为数据经纪人、数据商、行业机构等数据市场主体储备数据治理及质量评估、数据安全合规等第三方服务资源。
(二)提升智慧政务能力,强化法治政府智慧支撑。打造集场景漫游、路线指引、政务资讯、在线预约、事项办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VR区政务服务中心全景办事大厅,超1100项政务服务事项可远程“身临其境”办理。全省率先上线政务云脑大模型,训练超79万条热线工单数据、超200万条人口数据、超1800万条办事指南数据,落地AI数字服务导办师、12345热线工单智能办理、AI智能问数等创新应用场景。
(三)巩固数字基础设施,筑牢数字社会稳定底盘。建成国产化政务智算云平台,升级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总带宽,更好满足政府侧大模型落地应用、数字政府建设的云网需求。织密重大防护期及国家节假日期间的数字系统安全防护网,获评羊城铸网-2024广州数字政府网络安全专项行动优秀防守单位。打磨“4个1+N”全国产化物联感知体系方案,编制发布全省首个物联感知标准规范“一导则四标准”团体标准,填补城域窄带物联网建设标准空白,为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新范式。
四、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意识仍需提高。部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的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还不够,把学习落实到实践中还不够充分,将法治与业务工作融合的意识还不够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法治政府建设仍需深化。在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等新领域、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当下,用以引导和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配套的合规服务资源储备仍不够充实。在信息化与法治化深度融合的进程中,还需进一步加大法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丰富复合型人才储备。三是法治宣传质效仍需提升。以政策宣讲为主发力点的法治宣传工作还需加强谋划,进一步深化问题意识和效果导向,让法治宣传更好契合一线工作人员、群众、企业的实际需求。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数字政府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类新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力推进政务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强化惠企政策兑现服务加持,丰富“场景式”政策解读直播活动,推动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提升12345热线诉求转办质效,扎实推动基层政务公开工作。三是持续提升信息化平台支撑、数字应用服务、数据标准规范等的供给能力,以信息化和法治化驱动政府治理现代化,为加快推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贡献“数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