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积极落实学法制度,落实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学习等制度,全年组织召开第一议题学习1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7次。在学习型组织上下功夫,建设“行知讲堂”理论学习品牌,目前已开展11期海珠湿地行知讲堂,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做好深化内化转化工作,在学习培训、宣传普及上下功夫、见实效,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推动绿美广州生态建设
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和市委的行动方案,我局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立足国际重要湿地、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全球最大城央湿地的站位,成立海珠湿地重点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海珠湿地重点项目工作的落实,着力推进绿美海珠示范点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生境。一是在海珠湿地全域及周边绿道、碧道重点建设百年林荫大道、珍稀水生植物群落、珍木林、珍栖泽等“八项升级行动”,整体提升了湿地生态环境。二是因地制宜建设水鸟栖息地,同步开展稻田增益系统建设,为水鸟觅食、迁徙、繁殖提供更多适宜空间,全年完成450亩水鸟廊道建设,鸟类从194种提升至201种。
三、扎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依法全面履行职责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带头做尊法的模范。党组书记从“思想上重视”到“行动上落实”,成为我局首位公职律师,当好依法决策“参谋员”,助推法治政府建设。二是强化示范带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主要负责人在精研深悟知法上当表率、作示范,率先完成学法考试,调动干部参与学法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宣传的实效性,本年度我局学法考试参考率和优秀率实现双百。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要求设置审批权限、范围、程序、条件等,对全部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和动态更新,全面梳理办事材料,逐项检查材料的名称、形式、要求及示范样本是否符合准确、高效的要求。全年共办结行政审批1宗,为林草种子经营许可证办理事项,我局和申请办证企业充分沟通交流,指导其需完善补充的材料,仅用三个工作日就完成受理到出证的全部流程,切实做到“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全面使用“粤执法”平台,实现案件办理无纸化比例100%。办结行政处罚案件2宗,为非法出售、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办案过程中执法人员落实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做到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及合理性,行政相对人均未对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
(三)靶向提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持续加强对街道开展林业领域行政执法事项业务指导,一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到街道单独开展培训和对18条街道开展集中培训的形式,对林业执法事项从法律条文解读、办案流程梳理、执法文书制作程序、案卷整理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切实提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二是沉浸式指导街道办理案件,针对官洲街的未办理植物检疫证书行政处罚一案,我局多次到街道进行跟案带教,从约谈项目负责人、现场取证、案例分析、法律及裁量规则适用等方面进行“面对面”指导,确保街道顺利完成案件办理,案件办结后做好案卷评查工作,实现“放得下、接得住”目标。
(四)加强跨部门联动共商协作机制。一是成立海珠区生态保护纠纷化解中心。该中心凝聚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单位的合力,各施所长、协同合作,实现“1+1>2”的叠加效应。二是海珠区法院生态城法庭更名为海珠湿地人民法庭,创新性推出生态环境法律风险提示等多项机制,为湿地生态保护提供司法保障。三是常态化运行海珠湿地生态保护联盟,共开展联合行动四次。针对在海珠湿地范围内倾倒建筑垃圾及在湿地外围偷排污水等破坏湿地生态环境情况,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迅速行动,通过及时立案,出具整改通知书等方式,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切实捍卫海珠湿地生态环境。
(五)凝聚合力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利用“两微一抖一书”新媒体矩阵及传统媒体、开展点对点普法。累计派发各类宣传单张和手册共6000余份;依托海珠湿地自然学校普法,开展雁来栖生态导赏、农耕体验等精品课程485场次,举办广州市青少年观鸟大赛、海珠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动32场次,参与者达80万人次。二是开展重要时间节点宣传。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湿地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认识,增强保护林业资源的自觉意识。
五、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标对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要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有待深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学细悟的方式还不够多,对学习成果的巩固还不够扎实,在开展法治理论专题学习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程度上有待加强,对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指导能力还有待提升。
二是法治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法治人才培养使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员数量不多,执法岗位法制审核人员专业性不够高,业务和法律知识融合不够充分,法治专业素养存在提升空间。
三是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政执法的力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部分执法人员对新修订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够及时,对广东省行政执法一体化平台使用不够熟练,对林业执法权责清单的理解不够到位,对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全过程把握不够准确。
六、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提升林业系统法治工作能力和水平。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持续深化学习,吃透精神实质、把握实践要求,认认真真研究、扎扎实实调研,细化实化举措,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以问题为驱动、以案例为载体,定期组织执法队伍人员开展行政执法相关培训,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行柔性执法和轻微违法免罚,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推动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三是丰富普法宣传形式。提升普法“吸引力”,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实现从“枯燥说教”到“生动演绎”的转变,提升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