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推进法治人社建设走深走实。海珠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获评“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海珠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纳入区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坚持强化思想武装,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人社建设全过程,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学习重点内容,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改革、指导实践、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5次,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5次,专题学法3次。二是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制度规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人社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亲自组织重大法治问题专题研究、汇报18次,对单参工伤险、社保基金安全、根治欠薪等难点问题持续探索并形成了可推广的监管机制和工作经验。
(二)坚持创新高效履职,稳步提升人社保障服务水平
一是强力筑牢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撑。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地位,全域布局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海珠区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纳入区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职’通海珠 ‘就’在身边”项目入选省级就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二是数智赋能破解就业供需对接难题。创新打造“海纳职通”大湾区首个数智就业平台,构建岗位和求职信息匹配数据库,推动“大数据+AI智能应用+铁脚板”融合,以数字赋能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实现“找工作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招员工像开导航一样精准”。三是纵深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跨境劳动关系示范中心,被纳入人社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智慧平台纳入人社部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并在全市正式推广。“提升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2024年海珠区十件民生实事。四是持续强化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率先在全省组建实体化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中心,出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手册,设立海珠区新业态“人社心港湾”驿站,创新举办“小哥有话说”“最美从业者”品牌活动,打造“联盟+中心+驿站”的新业态海珠服务模式。
(三)坚持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落实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深入推进根治欠薪显成效。加强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创新“智慧工地”监管欠薪源头试点,协调多部门联动化解重大案件,普及“不良班组”通报机制,持续落实人社、公安“两法衔接”“双同步”工作机制,辖区恶意欠薪案近五年下降80%,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6年考核优秀。二是优化行政执法方式显公平。推进落实执法“观察期”制度,通过教育提醒、劝导示范、约谈指导、整改承诺、观察回访等方式,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格落实人社领域减罚免罚清单,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三是打击重大违法行为显震慑。劳动监察执法立案140宗,行政处罚41宗,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犯罪线索5宗,纳入劳动保障失信名单企业1家。打击违规单参工伤险行动成效显著,获省人社厅充分肯定,查处侵害就业补助资金经验做法被全市推广。
(四)坚持高效化解矛盾,提升法治人社海珠满意度
一是构建“一中心、多驿站、云平台”多层次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以区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以就业驿站、人才驿站等人社服务站点为支点,上线全省首个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数字驿站,推动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辐射全区全域,并在全国劳动关系协调员示范培训班作经验介绍。二是柔性化解劳资纠纷矛盾。持续发挥18个街道调解中心一线调解作用,统筹推进“1院1站3中心N团队”建设,常态化实行案前、庭前、庭后调解全覆盖,快速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三是深化仲裁办案方式改革。主动协调法院、税务等部门,将财产保全、申请强制执行、社保待遇等事项前置到劳动争议仲裁调处阶段,为申请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重大劳动争议一体化处置。四是积极稳妥化解行政争议。专人全流程督促跟踪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被提起行政复议58宗,一审行政诉讼39宗。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常态化,力促庭前调解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当事人主动撤回行政复议18宗、撤回行政诉讼6宗。
(五)坚持创新宣传方式,打造海珠人社普法新矩阵
一是善用新媒体开展智慧普法。依托“海珠人才”等3个微信公众号,推送系列人社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打造“海珠和谐劳动关系”等2个微信公众号之“毅起说法”等多个专栏,推进劳动用工风险源头治理。通过“海珠人社一点通”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发布人社政策法规宣传短片23期、开展网络直播1场。二是坚持普法与人社服务双融合。坚持在人社服务中常态普法,举办“人社普法进万家 法治保障你我他”等多系列人社政策集中宣传活动,持续送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园区,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累计开展人社政策法规宣讲宣传活动291场。
(六)坚持强化监督制约,提升法治人社建设透明度
一是推进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全面优化涉险业务工作流程,补齐监管制度缺失,加强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高效办理12345工单,前三季度考核7个月排名全区第一。二是严格落实法制审查制度。对64宗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开展法制审查,法律顾问审核合同85份,提供法律意见8份。三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依法能动履职,提供基层实践经验和立法意见8条。主办人大代表建议2件、会办11件,主办政协委员提案8件、会办14件,做到100%沟通、100%满意。四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检查4次,检查企业136家,实施行政许可235宗、行政处罚41宗,均在“双公示”平台公示。规范落实政务公开,依法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7件。
二、存在问题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行政执法新技术取证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不法企业利用新技术规避监管行为愈加隐蔽,人社部门常规查处手段有限,技术执法存在滞后,对违法违规行为取证难度加大,需加强新技术取证能力研究与培训,以适应行政执法新常态。
(二)大数据信息共享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人社部门业务面广,信息共享需求大,目前跨部门大数据信息共享不充分,共享方式方法不便捷,信息数据不对称易造成社保基金流失,影响社保基金安全,共享效率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源头化解行政争议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我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近两年处于高位运行,案件主要集中在工伤认定和社保纠纷工作领域,虽经努力化解了部分争议,但仍需提升矛盾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能力。
三、下步计划
(一)优化法治人社营商环境。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排查,依法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升法治人社服务效能,推动服务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二)全面提升人社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免申即享”模式,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实“数字人社”建设,促进行政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推进执法“观察期”制度、包容审慎监管和行政执法减免清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移送力度。
(四)推进法治人社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系统落实学法用法,着力提升干部队伍法治素养。严格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多渠道立体化开展法治人社建设宣传,持续增强法治人社建设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