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琶洲街道办事处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琶洲街道办事处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围绕法治街道建设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普法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将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贯彻始终,助力辖区社会经济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促进依法行政有效开展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成立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依法治街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和复杂、敏感群众性事件,积极邀请法律顾问参与研究把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及时妥善解决各类问题。
二、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打造幸福宜居琶洲
(一)提档升级城市管理。按照重点区域、主次干道、城中村地区为序分类实施、分步推进,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容市貌环境。将每周二定为专项整治日,先后开展琶洲美食广场、琶洲地铁口和校园专项整治。高标准完成第130届广交会的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并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持续抓好市容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涉制止餐饮浪费执法检查。
今年1月至11月20日,执法办共对各类违法行为立案查处189宗。其中,9月15日前,以区城管和执法局为执法主体立案137宗;9月15日后,以街道为执法主体立案52宗,占全年立案量的27.5%,确保过渡期执法办案“不停摆”。
(二)细化来穗人员服务。认真做好办案操作流程及便民指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制定街道2021年来穗人员融合行动计划,深入宣传来穗人员积分制入户政策、流程,2021年共预审166人次,已受理119人次,已核定40人次。
(三)落实准生证新政。严把计生对外办事窗口办证关、审核关。2021年共办理计生证明130份,生育登记一孩80份、二孩59份,计生回函28份,审批再生育申请4份。
(四)从严执法,确保安全形势平稳。我街根据季节、辖区场所特点以及各级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截至2021年11月20日,琶洲安监中队全年共出动4292人次,检查各类企业77331家次,发现隐患8908处,现场立即整改8725处,省执法系统现场检查1421份,责改率43%,市巡查系统现场检查2526份,责改350份。全年立案59宗,处罚金额45.87万元。并对事故单位实行回访监察制度,以保障从源头上不留下安全隐患,把“三不”(抓检查不走形式,抓责任不留空白,抓处理不能手软)真正落到实处。
三、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民主法治观念
(一)社区律师参与普法。全面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2021年7月12个社区居委会分别与德恒、银沐两个律师事务所签订《广州市海珠区社区服务法律顾问合同》。实现村居法律服务全覆盖。社区律师定期到社区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普法,并每周到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值班,免费为辖区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同时,辖区人员还随时可以通过电话和联系卡片直接与村居律师咨询。全年共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社区法律顾问、人民调解等业务工作的宣传活动11场次,组织社区法律顾问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法治讲座48场次。
(二)通过调解调处普法。行政调解工作是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的新型工作机制,具有密切党群关系、反映群众诉求、服务领导决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2021年参与或指导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38宗,涉及人数1697人,涉及金额约3245万元。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务。
(三)定期开展工地普法。辖区在建工地20多个,从业人员众多,劳资纠纷、工程款、工伤等纠纷时有发生,针对上述纠纷类型,街道司法所、劳监、安监部门组织开展送法到工地活动10余次,向工地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普法,并送上法律指引单张和相关案例,收到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四、认真开展法律服务工作
为保护居民合法权益,我街采取多项措施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一是加强法律援助站点的工作。在12个社区工作站的便民须栏放置法律援助宣传单张,方便群众了解接受法援服务工作;二是注重法律援助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及时更新知识为有需要受助人提供法律援助;三是结合街的法制宣传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援助,提高群众对法援工作的知晓率。截至目前,共提供法律援助咨询300余宗,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6次,接受法律援助案件初审1宗,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充分发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结合“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要求,组织律师参与法治宣传活动11次,解答社区及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直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26宗,举办法制讲座48场次,受众4000余人,进一步增强了我街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社区依法治理成效凸显。
六、存在困难
一是执法力量不足。目前综合行政执法编制虽已充分配备,但街道仍缺编14名,新进人员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才具备执法能力。改革后执法领域增加,且专业性较强。随着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推进和当事人法律意识的日益提高,基层监管执法人员面临既要懂法律、也要懂业务的更高要求。目前,街道法律专项人才配备不足,执法人员只能就事论事或者摸着石头过河,遇到疑难案件经常感觉力不从心。
二是执法人员能力经验不足。在下放职权内,大部分为街道执法办未接触过事项,且在综合执法框架下,一个案件可能涉及多部法律法规,执法人员在定性处罚时难以把握“一事不二罚”的尺度。
三是执法装备紧缺。按照现有执法车辆的数量和每台车的限载数,仅能搭乘少数执法人员外出巡查。缺乏专业化执法装备保障。当前,街道执法力量以城管执法为主要班底,执法保障是根据日常城管执法事项配备。但本次下放由街道实施的执法事项,多项超出非城管执法领域范畴,缺乏相应范畴的执法装备保障,存在执法人员人身安全风险。
四是执法权责不明确。执法权下放,但是并不意味着管理权下放。需要进一步理清管理与执法的分界,避免出现全部由街道执法部门担责的情况。
七、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街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推进我街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政务和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积极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完善例行发布、应急发布、政策解读、热点回应等机制,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落实行政执法部门抓好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学习培训工作,对专门法律知识和新出台法律知识开展专题培训考试。
(三)加强行政调解工作。进一步健全法制机构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以公正为核心的专业化纠纷调解机制,实现各类调解主体的有效互动,提升行政调解的综合水平。
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琶洲街道办事处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