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西街道办事处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华西街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市委“四个出新出彩”要求和区委“一区一谷一圈”发展布局进行全面部署和推动落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传承“敢为人先”的红色基因,推动街道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党史学习教育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南方》杂志刊载报道。今年以来,永兴社区党委获“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南华西街道党工委、新南华西人联谊会党支部获“海珠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现将我街道一年来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责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落实法治建设重点任务
加强法治理论学习,通过“第一议题”学习、中心组学习和直联领导到社区讲党课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基层,进一步提高法治思想站位。及时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先后召开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和街道机构改革、《民法典》宣传、常年法律顾问续聘、“两代表一委员”换届选举等重点工作,制定《南华西街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方案》《南华西街“两代表一委员”有关人选考察工作方案》等,以制度推动街道法治建设有序开展。
(二)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深化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机制。聘请广东经国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担任街道法律顾问,为街道决策、合同签订等提供合法性审查服务;邀请法律顾问参与重点执法工作以及可能存在风险隐患行政事务的讨论,强化法律风险防范,确保依法行政。今年以来街道法律顾问共审核合同39份,提供法律意见5条。二是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迅速推进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完善各部门人员配置,提高行政服务效能;重点关注民生保障、综合执法、城市管理、治安综合整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职权行使,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程序意识、落实监督措施等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依法依规做好执法和服务工作。
(三)深化法律“六进”,推动形成社会浓厚法治氛围
一是结合中心工作加大普法力度。2021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区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人民调解、疫情防控、文明守法经营等主题的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活动共45场次;二是抓实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普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加强《民法典》宣传,组织12个社区的社区法律顾问开展主题讲座、送法入户等多形式宣传;通过禁毒仿真体验和假前法治教育讲座等系列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以考促学提升学法用法水平。2021全街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100%。三是继续擦亮我街法治宣传品牌。继续开展南华西街“关爱长者”普法宣传品牌活动,安排社区矫正对象到辖内养老院开展慰问活动,派发法治宣传慰问品,让法律知识进入长者生活,把“关爱长者”打造成我街知名法治宣传品牌。
二、综合执法基本情况及重要举措
(一) 加强辖内综合环境整治
2021年,执法办共整治“六乱”5011宗,其中占道经营1730宗,乱摆卖933宗,乱堆放765宗,乱拉挂242宗,共享单车乱停放1200宗,其他16宗。注重网络舆情处理,重点了解同福西路夜间施工问题,及时回复区信访局、城管局相关转办;加强节假日、中高考期间整治力度,加强学校周边整治力度,保障日常迎检线路,维护辖区市容环境面貌。全年共接待各种参观、调研活动共48次。
开展30余次全市统一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夜间露天烧烤、乱摆卖、占道经营等“六乱”难题。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夜间“六乱”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人民桥桥面(双月)、洪德路、滨江西路、龙导尾市场及相邻街道交界地段等区域。拆除南华西路、洪德路、南华西路等主次干道违法户外广告招牌26块,进一步保障了户外市容环境面貌。
2021年,在街备案的限额以下小型工程逾50宗。执法办继续加强了对辖内工地管理和主次干道余泥渣土日常巡查执法。督促大小工程做好围蔽、余泥清运工作,落实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全年共处理夜间施工投诉30余宗,立案处罚3宗,罚款28900元。
(二)落实安全生产巡查及疫情防控措施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021年至目前为止安全生产日常巡查累计检查经营店铺5261间次,整治安全隐患1542宗,其中发出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982份,现场整改560处、行政执法处罚3宗,合计处罚金额为3万元,已完成整改982宗,整改率达100%。开展燃气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对辖内饮食店铺的燃气安全监管,联合街道燃气管理员进行每周一次检查,督促辖区餐饮店做好燃气安全检查工作;对发现问题不予配合整改的依法进行查处。共查处存在安全隐患燃气违规经营点、督促完成隐患整改50余宗,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5余份,立案7宗,罚款1400元。开展市场周边、内街小巷的疫情防控行动,按照市、区的部署,自1月起,每天组织1-2名执法队员、4-6名协管队员参与,在龙导尾、福龙东市场及洪德七巷疏导区入口对进入市场的人员进行测温,指引其佩戴口罩,维持营商秩序,有效抗击了疫情。全年共出动2000余人次,巡查市场周边400余次。
(三)深化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做好来穗人员登记和居住证发放工作,截至11月23日,我中心新登记出租屋147套,更新出租屋信息数量10772套次,新登记来穗人员2813人,注销来穗人员4403条;清查核对出租屋42408套次;新办居住证449个(含遗失补领等),续办居住证1395个,办理房屋租赁备案648宗,转让、变更、注销1023宗;核发《催办登记备案通知书》1078份;代征出租屋综合税241.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2020年以来我街各社区调委会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62次,有效预防纠纷123件;我街共成功调解各类民间纠纷33宗,涉及人数115人,纠纷数同比减少3%。加强特殊人群管理,为确保南华西街的社会稳定,严格执行管理政策。第一建立档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落实服务管理措施,加强特殊人群建档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掌控,确保辖内不发生肇事肇祸案件;第二认真做好特殊人群排查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对我街特殊人群进行全面排查;三是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切实解决特殊人群反映诉求等问题,同时做好疏导化解矛盾工作。
(四)落实社会保障措施和再生育审批
依法落实民生惠民政策,做好低保(237户、365人)、特困人员(72人)、低收入困难家庭(21户、45人)的日常生活救助,按时、足额发放救济金等,进一步强化了核对机制,严把准入关,确保不错保,全面公平公正落实各救助政策,保障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期间,慰问困难群众约734人次,慰问品445份(米、油、腊肠、饼干、奶粉、文具、粽子等),不断扩大慰问覆盖面,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完善措施,落实计生惠民服务,我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和资金发放及时率达到100%,并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105户164人签订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组织辖区已婚困难妇女群众参加两癌筛查,早孕随访率100%;妊娠结局随访率100%,进一步把利益导向政策落到实处。全街户籍人口出具《广州市计划生育证》1256例;一、二、三孩生育登记208例。依法依规行政,坚持排查,消除隐患,0例因计生问题的居民投诉成功。
(五)完善行政执法证管理工作
我街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街道机构改革工作,对行政执法人员情况及行政执法证进行了梳理,对其中已退休、调离等不在执法岗位的人员办理了证件注销手续,对部分证件即将过期的人员根据上级部署统一进行了执法考试及证件办理手续,确保执法证件与执法人员信息吻合,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三、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我街行政执法方面的主要困难有以下两点: 一是历史违法建设投诉比较多,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由于历史原因,我街辖内存在大量老旧房屋漏水、开裂、房屋维修等问题而引发的邻里纠纷。投诉者往往从其存在“违法建设”这一角度出发,以引入执法力量解决问题。因建成已久,房屋建设时间、原有状况、业主状况都很难查清。加之屋主不配合,导致处理时间较长,群众意见大,反复投诉多,极大地消耗了执法力量,同时也增加了执法人员被投诉“不作为、慢作为”的风险,给执法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二是我街面积小,工地少。我街大多数工程都是私人家庭装修或原状维修。这类小型工程监管任务重、处罚难度大、数额小。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我街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四个出新出彩”和区委十三届一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动员全街上下坚定必胜信心、强化奋斗决心,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动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南华西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进一步理顺行政职权。落实上级下放行政职权的工作部署,做好职权承接工作,理顺岗位职责,合理调配工作人员,完善执法程序,确保新承接的职权规范行使。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证管理,落实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加强绩效管理和行政监察工作机制,强化督查和落实惩处措施,不断推动行政执法工作效能提升。
二是创新行政服务效能建设。优化政务服务办件环节,推进审批提速,增加即办即走件,探索容缺材料申办,为老年人、孕妇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开通预约上门等个性化服务,探索信息化手段包括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自助终端机、互联网等载体,方便办事人员和居民群众利用手机、电脑、自助终端机等信息化设备进行申办和查询。
三是提升街区生态环境品质。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理顺各部门执法职责,督促“散乱污”场所自行停产搬迁。探索噪音长效管理机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继续开展河涌整治工作,落实河长工作责任制,发挥民间(义务)巡河护河力量,开展联合巡河、多样化巡河。做好宣传解释,加快推进河涌蓝线范围内违法建设清拆工作。
四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高治理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速“一片区一品牌”社区特色品牌建设成果转化,树立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品牌项目。深化出租屋挂牌管理模式,发挥非户籍委员和“新南华西人联谊会”的纽带作用,开展来穗人员融合行动。完善“隐患巡查-发现-告知-整治-反馈”安全巡查机制,严防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为全街各项事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南华西街道办事处
2021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