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海幢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海幢街道以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扎实推进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夯实基层法治基础。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增强法治意识素养,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深入开展法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结合《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广州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要求,将法治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育的学习内容,并落实常态化学法制度,提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工作能力。街道领导班子开展“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主题教育读书集中学习,通过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述法述职工作要求,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想举措,将法治建设纳入我街年度工作计划,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将党工委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2024年收到行政诉讼4宗,其中1宗已撤诉;收到行政复议件2宗,主要负责人出庭行政诉讼。
强化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开展决策前合法性论证,在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向党工委请示报告,并经集体讨论。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审查街道签订的各项合同、协议,协助做好行政应诉、行政复议、调解仲裁等法律事务。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形成知法、学法、懂法、用法、遵法、守法的局面,提高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本领。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干部职工开展网上学法,将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内容,通过街道工作群推送经典案例,以案释法达到普法教育的目的。2024年度在线学法考试完成率100%,优秀率达到100%。
(二)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坚决维护法治权威
提升普法宣传工作质效。通过法律咨询服务、发放以案释法宣传册、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宪法等法律法规,提升群众知晓率、参与度,提升法治宣传实效。组织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民法典知识学习宣传“六进”活动,与社区e家通海棠花开微信公众号合作推出“畀个说法”专栏,结合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不定期推出社区律师以案说法。普法举办法治讲座11次,开展户外法治宣传活动6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000多份,解答法律咨询178人次。
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街持有行政执法证36人,比去年增加2人。聚焦城市管理、违法建设用地等重点领域开展“两违”、彩钢板构建物整治行动,共拆除彩钢板等违法建设197宗,面积27404平方米,立案139宗,其中卫健类2宗,城管类128宗,住建类7宗,环保类2宗。
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整治。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以“社区排查+联合执法”方式,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违规行为实行不间断巡回整治。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营场所、出租屋、自建房及周边公共部位,配置烟感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打造集“烟感、电感、智能监控”功能于一体的街道智慧消防平台。开展安全隐患巡查,通过检查共发现和整改隐患17104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93份,安全生产立案31宗,消防安全立案567宗,燃气安全立案4宗。
(三)全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社会治理与法治化深度融合
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强公共数据管理能力,在街道、社区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海珠区人口数据大平台,提高服务质效。率先在全市街(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层面开展政务服务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级认定,不断优化提升对外服务水平。探索在街道层面搭建新型职业技能提升平台,联合市教育研究院、广州市职业院校师生开展文创市集系列活动,通过与职业院校建立产学研共建合作,共同推动文商旅教协同育人。
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联合社区法律顾问深入企业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文化宣传活动,以法治讲座的方式,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安全生产、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等问题进行培训指导,让辖区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常态化开展“安商暖企”行动,坚持走访全覆盖、监测常态化、帮扶精准化,密切跟踪企业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问题诉求。
调解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发挥矛盾联合调处优势,整合构建以平安法治办、司法所为中心,人民调解员为主体,网格员、社区法律顾问为补充的多元调解队伍,形成辐射到边的人民调解网络,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及时化、合法化,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定期召开调解工作例会,开展有关公共分摊、违建纠纷、劳动纠纷等案例分析及处理培训,做实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强化政府信息监督管理,编制及公开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更新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信息公开指南、工作动态等栏目,主动公开工作部门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等,依法依规依时主动向社会公开不涉密的政府信息,有效提高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便捷获取政府信息的权益。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有待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的思想有待进一步强化,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未能把依法办事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行政执法整体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距离,执法人员调查取证能力有待增强,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行政执法办案过程中,执法对象在执法过程中未能有效得到有效普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有待加强。
三是法治宣传效果有待提高。普法宣传的内容不够丰富、深度广度不够,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普法部门联动性不够强,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形式比较单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力度还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理论学习,增强法治工作素养。以更高的标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发挥党员干部领学促学作用,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二)规范文明执法,提高法治工作水平。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法律知识培训力度,强化法治思维,倡导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行政执法,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加强普法宣传,营造遵法守法氛围。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探索普法宣传教育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创新和丰富法治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利用好人民调解室等平台,将普法工作融入到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