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要闻 > 专题专栏 > 高质量发展 > 营商活力

【文创海珠说】力天文创:“做馆”十八年

发布日期:2023-12-14 14:38:47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浏览量:-

  “聚众人之力,创一片天地。”

  这句话被刻在广州力天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天文创”)总部的企业展厅内,诠释着“力天”二字的由来。

  18年过去,呱呱坠地的婴儿长大成人,力天文创也在尝试与探索中成长为国内文化创意领军企业之一。

  如今,力天文创累计布展面积已超120万平方米,业务覆盖文化场馆布展建设、展陈装备定制生产、数字媒体展示交互、人工智能创新运用、文创文旅综合运营等产业细分领域,形成“精于展陈,多点赋能”的发展格局。

  一路走来,一座座文化场馆的拔地而起,成为力天文创团队不断创新成长的见证和注脚。

  如何建设好一座馆?多年经验积累。在力天文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礼信看来,站在客户角度思考、注重提升观众观展体验、有一支百折不挠的团队,是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而其中,我最坚守、最有信心的是团队和人才,人才是我们第一资源,也是我们最核心的竞争力。”与18年前为“力天”定名一样,刘礼信对团队力量的信心从未改变。

  项目“打天下”

  在展览展示领域,每个做出的项目都是企业实力的注解。

  摸爬滚打十数年,力天文创做过的文化场馆项目大大小小有上千个之多,其中有代表性、记得住、数得出的,刘礼信印象里也有上百个。较近的,2019至2020年间,力天文创相继承接了中山市博物馆与广州市文化馆项目。

  两个馆,各有各的难。于中山市博物馆,在史料记载、文物藏品存在断代的劣势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展品做好叙事是一大难题;于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区别于传统博物馆,展馆一方面要把“无形”的非遗转化为“有形”的展览,另一方面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200多项广州市级非遗。

  多媒体技术和布景技巧最终成为解题“良方”。

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市博物馆

  在中山市博物馆,力天文创结合新的技术、采用电影式布景的手法,还原中山过去重要的历史时空,展现中山人民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每个主题用创意空间、过渡空间,引导观众的参观路线。

  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中心阁二楼,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打造的“岁时节庆”轴图,能随现实中的四季切换画卷,既能一次性承载36项广府节庆民俗非遗,也能让观众扫码“入画”,以虚拟化身参与其中。

  这两个馆,也赢得了业内与观众的口碑。

  在2022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中山市博物馆的“风起伶仃洋——中山市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优胜奖,而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我国博物馆展览领域的最高级别奖项;广州市文化馆新馆截至2023年9月,开放首年接待入馆群众已超70万人次,这个广州文化新地标已成为来穗游客打卡的新热点。

广州市文化馆

广州市文化馆

  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北纬30°展示馆、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蕉岭丘成桐的国际会议中心、红军粤北长征纪念馆……一个个有影响力的大型展馆项目带来力天文创的好口碑。

  刘礼信深知,“在行业内,就是要靠项目去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没有做出标杆、没有做出有影响力的项目,人家不认你的。”

广州市文化馆二层“岁时节庆”轴图

广州市文化馆二层“岁时节庆”轴图

做展馆,不只是做设计

项目做得越多,刘礼信越意识到,文化场馆布展建设,需要多个专业范畴的组合才能完成,除了展陈设计,还涵盖定制化展陈装备、数字化展示等范畴,不同领域都需要专业团队才能完成。

全产业链条的打造是落子的下一步。

2012年,力天首先建立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针对场馆布展中使用的展陈装备和设施硬件搭建定制化服务,打造展览展示行业的“索菲亚”。

标准化、智能化的加工模式能够为场馆定制生产装配式的展陈部件,在现场进行模块化拼装,更环保节能,在节约项目成本的同时提升搭建效率。展陈装备的定制化服务,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支撑力天文创的“文化智造”板块,在国内专业领域具有名气。

装配式展示系统

装配式展示系统

同一时期,力天文创还组建了自己的数字多媒体部门,成为如今文化科技板块的前身。如何让“让文化活起来”、静态展示动起来、动态展陈如何更具体验感和互动性、如何为观众制造沉浸式体验,均由数字多媒体部门通过硬件或软件上的创意,结合内容呈现出来。

北纬30°展示馆5D环幕沉浸式影院

北纬30°展示馆5D环幕沉浸式影院

注入科技力量,力天文创开始逐步取得专利,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十年发展,文化科技如今已经成为力天文创精尖技术最多的产业链板块,拥有数十人的研发团队,累计取得130余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力天文创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中国空天文化研学乐园

中国空天文化研学乐园

多年布局,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力天文创带来了更大的发挥和创新空间。从基本的场馆设计施工一体化,到装配式生产定制化服务,再到数字交互产品,力天文创在国内文化创意领域率先实现了全产业链集团化、多元化、整合化发展。

未来的馆,走向何方?

2023年以来,中国文旅市场迎来强力复苏。借助十数年打下的根基,力天文创也陆续中标了中国空天文化研学乐园等多个与旅游相契合的场馆项目。

时代在变,场馆展陈的方式也在变。“生活在充满短视频的时代,普通的多媒体展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观众的需求,我们需要新的创意、新的亮点。”刘礼信说。

从2018年开始,力天文创开始布局文创综合运营服务板块,成立专门子公司,解读文化旅游内涵,将文旅思维融入场馆项目中,也把在场馆建设中提升观众体验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运用到文旅项目中。

在场馆创意设计上,力天文创在考虑社会效益时加入对经济效益的考量,将原先功能较为单一的展示馆、科普馆融入乐园特性,加入互动性游乐内容,增强场馆的游乐体验性,成为兼具科普和玩乐功能的场地,为打造成为旅游景点预留可能。

国内旅游景区发展至今,景区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当旅游目的地场所面临提升,追求让观众更有兴趣去参观、体验、互动时,就需补足原先缺失的内容部分,以独特的故事性和内涵吸引游客。

而挖掘内容、创作内容,也正是力天文创在多年做馆经验中积累的优势所在。

“大型场馆每年可接待上亿人次的观众,每个展馆都是围绕观众游客的流量去引导消费、转化经济效益的,强者甚至可以带动地方的产业。”刘礼信说,力天文创正探索如何让场馆具备自我造血能力,延续展馆生命力。

“文创开发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能把地方IP塑造好,它与产业的合作空间广阔,也能与很多品牌融合。”力天文创也在参与的场馆项目中尝试挖掘诸如非遗类、老字号文化IP,“我们希望能通过IP的孵化形成盈利模式,在各个场馆复制,让文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让中国文化传播到每个人。”

这条路,还漫长。


附件:
相关新闻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