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广州市海珠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2-06-06 17:50:36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海珠分局
分享到:
浏览量:-

  《规划》总结了海珠区生态环境保护过去五年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海珠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美丽中国”海珠样本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规划》共包含4部分

  第一部分为发展基础,总结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海珠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与“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复杂发展形势。

  第二部分为总体要求,重点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海珠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规划指标。

  第三部分为重点任务,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海珠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举措。

  第四部分为实施保障,确保规划落地实施。

  二、发展目标

  1.绿色低碳发展保持领先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推进。

  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遏制,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涌水质得到稳定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3.生态保护水平逐步提升

  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生态系统安全性稳定性显著增强,海珠湿地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4.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形成较为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重点任务

  1.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实施碳达峰行动。坚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创新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提升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倡导资源节约利用。构建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强化环保准入约束,优化产业转型调整,强化绿色清洁生产。

  支持绿色科技创新。推进重点绿色发展项目“揭榜挂帅”机制,支持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平台的搭建,促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推广。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打造绿色建筑,践行绿色出行,推行绿色家用,鼓励绿色旅游。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

  2.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推进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做实移动源污染防治,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力度,强化餐饮油烟污染整治。

  全面推进碧水攻坚战。推进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提高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水平,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河涌水系生态景观带。

  提升土壤和农村环境。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与监管,推进土壤风险管控与修复。

  防治各类噪声污染。加强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管理;加强工业和社会噪声污染防治。

  强化光污染防治。强化辖区内光污染现状调查,推广应用绿色照明技术,推进光污染防治的知识普及。

  3.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提升

  严格生态空间安全管控。严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落地管理,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价工作;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落实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等要求。

  加强海珠湿地生态资源保护。推进海珠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加快海珠湿地品质提升,推进海珠湿地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加强周边地块整合利用。

  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建设生态系统定位、为动植物提供良好栖息地、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工程等多项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

  4.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推进“无废城区”建设。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加大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力度;提高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控;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

  强化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强化危险化学品监管,加强废弃危险化学品收运、贮存、处置规范化管理;加强核与辐射风险防范,持续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

  加强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加大环境安全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

  5.推进琶洲试验区绿色生态建设

  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提高包含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中的二类或三类混合用地单元的面积占城区总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重点引入生态环保型企业,促进周边村级工业园、物流园、传统批发市场生态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空间;以阅江路碧道为依托,建设琶洲绿色生态主题公园带,形成有利于改善微气候的城市空间形态。

  打造智慧试验区示范。充分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开展污染源巡查,推进琶洲试验区环境质量指标、重点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探索“互联网+源头分类”模式,深化社区、学校和企业垃圾分类。

  积极开展减废行动。推进快递绿色化,督促区域内邮政快递企业及网点提高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以及使用新能源物流货运车辆;推进大型写字楼生活和办公垃圾减量,持续推进汽修企业、实验室、医疗单位实行危险废弃物规范化管理。

  开拓绿色能源利用新局面。推广发展清洁能源,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提升能源管理调度的精细化水平。

  6.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落实生态环境责任体系。健全政府绿色决策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领导责任,完善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完善区域联防联治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构建生态环境全民共治体系。发挥政府机关表率作用,动员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深化生态环保宣传教育。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发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领域内的重大决策部署。

  四、实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重大工程,强化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深化科技支撑,强化考核评估。

附件:
相关文章
访问总数:-人次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站点地图

主办: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海珠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粤ICP备05083207号-1网站标识码:4401050003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66号